《杜牧·寄揚州韓綽判官①》唐詩賞析,《寄揚州韓綽判官》原文與注釋
杜 牧
青山隱隱水迢迢,秋盡江南草未凋。②
二十四橋明月夜,玉人何處教吹簫?③
【注釋】 ①韓綽:生平不詳。判官:節(jié)度使下面的佐官。②草未凋:一作“草木凋”。③二十四橋:一說隋置,以城門坊市為名; 一說因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。玉人:美人。教:使。“玉人” 句意謂美人是否仍然在吹簫。
【鑒賞】 揚州繁華風流,歷代聞名,文人墨客為之留下許多佳作名篇。此詩韻悠調(diào)揚,境幽意美。千百年來仍膾炙人口。詩人在大和七年至九年 (833—835),曾在淮南節(jié)度使牛僧儒幕府任佐官,后轉(zhuǎn)為掌書記。此詩當為他離開江南后所作。
這是一首題贈友人的調(diào)侃詩作。起句開筆大處,勾勒出遠景: 青山委蛇,沒于天邊; 秀水纏繞,綿延不絕。“隱隱”、“迢迢” 一組疊言,既勾畫出山幽水秀、豐姿綽約的江南風光,又隱含著作者與朋友之間山高水遠的遙遙距離,那婉轉(zhuǎn)的聲韻之中又好像飄飏著作者想戀江南的柔水蜜情。歐陽修 《踏莎行》有云: “平蕪盡處是青山,行人更在青山外”,“離愁漸遠漸無窮,迢迢不斷如春水”,這正好作為杜牧首句詩的言外之意的注腳。
次句說此時雖過深秋,江南草木仍未凋零,風光依舊。正因為作者不忍晚秋的萬木蕭疏,所以非常眷顧江南的秀水青山,越來越眷念于繁華揚州的故人了。
三四句本來是問候朋友韓綽最近狀況,然而詩人卻用調(diào)笑與他逗趣,遙問他當此秋末之際,月明風清之夜,在何處同妓女打情罵俏。這里,風流倜儻的韓綽之才貌不僅隱約可見,二人深厚親密的友情又得以再敘,而且于調(diào)侃之中稍稍顯現(xiàn)出詩人于己 “十年一覺揚州夢,贏得青樓薄倖名” 的無限慨嘆,使詩作平添幾多韻趣。
此詩妙在將二十四橋美人吹簫于橋上的傳說同 “明月橋上看神仙” 的生活現(xiàn)實合為一體,故給人以 “玉人” 又是指歌妓舞女的惝恍印象。誦之,月光罩籠的二十四橋身披銀光、肌白膚潤的吹簫女如在眼前,清麗悅?cè)耍褶D(zhuǎn)悠揚的簫聲散飏著江南秋意。幽美的江南風光,怎么能不喚起人們的向往?秋盡尚且如此美麗動人,若是春意盎然之際又會怎樣迷人?寄情于 “可言與不可言之間”,“可解與不可解之會”,當為此詩成功的奧妙所在。
上一篇:《李商隱·寄令狐郎中》唐詩賞析,《寄令狐郎中》原文與注釋
下一篇:《韓翃·寒食》唐詩賞析,《寒食》原文與注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