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描寫《浙江省·西湖》古詩詞賞析大全
西湖,又稱西子湖,古代還稱過錢塘湖,位于杭州市之西,自宋代開始,通稱西湖。它是我們偉大祖國東南的一顆明珠。我國各地命名為西湖的湖泊有30余處,而杭州西湖卻以綺麗的風光和眾多的文物勝跡而馳名中外。西湖的面積并不大,可是由于環湖山巒迭翠,花木繁茂,峰、巖、洞、壑之間,穿插著泉、池、溪、澗;青山綠水中點綴著樓閣、亭榭、寶塔、廟宇,湖光山色,風景如畫。湖中有孤山、小瀛洲、湖心亭、阮公墩4個島,更有蘇堤、白堤將湖面分為外湖、里湖等,堤上遍種柳樹與桃樹,處處充滿詩情畫意,不論步于堤邊,或泛舟湖上,都有“人在圖畫中”的感覺。此外,尚有著名的“西湖十景”。
西湖
湖上春來如畫圖,亂峰圍繞水平鋪。
松排山面千重翠,月點波心一顆珠。
碧毯線頭抽早稻,青羅裙帶展新蒲。
未能拋得杭州去,一半勾留是此湖。
[詩名] 春題湖上
[作者] 白居易
[注釋] ●碧毯: 喻指湖周稻田。●青羅裙帶:喻指湖上長堤,即后人所稱白公堤或白堤。●未能二句:說自己不忍拋開杭州而去,有一半是被西湖的湖光山色所勾留。
孤山寺北賈亭西,水面初平云腳低。
幾處早鶯爭暖樹,誰家新燕啄春泥。
亂花漸欲迷人眼,淺草才能沒馬蹄。
最愛湖東行不足,綠楊陰里白沙堤。
[詩名] 錢塘湖春行
[作者] 白居易
[注釋] ●孤山寺: 唐時孤山上有寺,為湖中登覽勝地。●賈亭:又名賈公亭,為前杭州刺史賈公所修,故名。●云腳低:水面上飄浮著低低的云霧。●幾處早鶯句:不說處處有鶯,乃早春之象征。爭暖樹,是說黃鶯爭著在向陽的樹枝上棲息而啼鳴。●行不足:逛不夠。●白沙堤:即白堤,在白居易做刺史之前就有白沙堤,后人為紀念白居易在杭州的政績,改稱白堤。
水光瀲滟晴方好,山色空濛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。
[詩名] 飲湖上初晴后雨
[作者] 蘇軾,宋哲宗元祐六年 (1091年)任杭州知州時作。這是古往今來題詠西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。清王文誥稱贊此詩是“前無古人,后無來者”的絕唱。詩意說:不論陰晴變化,也不管什么樣的打扮,西湖的景色總是那樣美麗宜人,這真是說到了絕處,同時也包含著耐人尋味的美學真理:重要的是自然的美,本質的美,而不在于外在形式。詩人將西湖比作生長在杭州不遠處 (諸暨)的越國絕代佳人西施,也是最奇妙,最恰當不過的比喻了。800年來,蘇軾此詩“遂成為西湖定評”,并為人們所傳誦。
[注釋] ●瀲滟: 水波相連,波光閃動的狀貌。●空濛:水氣迷茫,細雨濛濛的樣子。●西子:即西施,春秋時越國著名美女。經蘇軾這一比,后人又稱西湖為“西子湖”。●淡妝濃抹句:此句為歷代傳頌的稱贊西湖的詩句,兩宋之際的詩人武衍在其《正月二日泛舟湖上》詩中甚至說:“除卻淡妝濃抹句,更將何語比西湖?”南宋陳善說:“此兩句已道盡西湖好處”。“要識西子,但看西湖;要識西湖,但看此詩。”
一勺西湖水,渡江來百年歌舞,百年酣醉。回首洛陽花石盡,煙渺黍離之地,更不復新亭墮淚。
簇樂紅妝搖畫舫,問中流擊楫何人是。千古恨,幾時洗?
[詞名] 賀新郎·西湖有感(選上闋)
[作者] 文及翁,字時舉,號本心,綿州(今四川省綿陽縣) 人,寓居烏程 (今浙江省吳興縣)。宋理宗寶祐元年進士。景定五年為秘書郎。恭宗德祐元年正月簽書樞密院事,四月罷任。宋亡后隱居不仕,閉門著書。
[注釋] ●一勺: 一升的百分之一,極言其少。●渡江來:指宋室南遷以來。●洛陽花石:唐宋時洛陽多名園,名園多奇花異石。這里指汴京、洛陽一帶淪陷區。●黍離:詩經有《黍離》篇,寫周大夫感傷故國成為廢墟。這里泛指中原淪陷區。●新亭墮淚: 東晉初年,朝中官員常在建康新亭(今南京市南郊)會聚。“風景不殊,舉目有山河之異。”傷中原淪陷,不禁淚眼相對。這句是說,南宋無人,不及東晉。●簇樂句:這句是說,在湖上蕩著畫船擁妓聽歌。●中流擊楫:《晉書·祖逖傳》:逖統兵北伐,“渡江,中流擊楫而誓曰: ‘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,有如大江!’辭色壯烈,眾皆慨嘆。”楫,劃船的槳。
吳山青,越山青,兩岸青山相送迎。誰知離別情?
君淚盈,妾淚盈,羅帶同心結未成。江頭潮已平。
[詞名] 長相思
[作者] 林逋,北宋錢塘(今杭州)人,終生隱居西湖,不仕。其詩多寫隱居生活和歌詠西湖風景。
[注釋] ●吳山:在杭州市錢塘江北岸。●越山:指的是錢塘江南岸的山,古代為越國之地。●羅帶:香羅帶。古人把帶子打成同心結,表示永遠相愛。●結未成:表示愛情受到波折。●潮已平:錢塘江的潮水已漲得和岸一樣高了。意味著船要開行了。
戀戀西湖景,山頭帶夕陽。
半亭明月色,荷氣惱人香。
[詩名] 游湖歸晚 (全詩8句)
[作者] 朱淑真,宋代女詩人,號幽棲居士,錢塘(今杭州)人,生于仕宦之家,但嫁與商人,故終身抑郁而死。
湖光山色共爭秋,一點塵埃無覓處。
沈沈水底見青天,畫舸直疑天上去。
[詩名] 秋日泛西湖
[作者] 趙企,字循道,宋南陵(今安徽南陵縣)人。宋神宗時進士。任安徽績溪縣令,后又任臺州通判,他的詩詞傳世絕少。
[注釋] ●一點句: 以天水之際見不到一點塵埃形容秋高氣爽的湖景。●沈沈:同沉沉,此句描摹湖水清澈,藍天映在湖水之中,好似水底見青天。
水光山氣碧浮浮,落日將歸又少留。
從此只應長入夢,夢中還與故人游。
[詩名] 杭州望湖樓回馬上作呈玉汝樂道
[作者] 王安石
畢竟西湖六月中,風光不與四時同,
接天蓮葉無窮碧,映日荷花別樣紅。
[詩名]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
[作者] 楊萬里,字廷秀,宋江西吉水人。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,歷任零陵縣丞、國子博士、漳州知州等官。其詩描寫景物清新活潑,自然生動,很有特色;而作為送別詩,又寓有以荷花的品格共勉之意。
西湖環武林,澄澄大圓鏡,
仰看湖上寺,即是鏡中影,
湖光與天色,一碧千萬頃,
堤徑截煙來,樓臺自昏暝。
[詩名] 西湖
[作者] 任詢,字君謨,金代易州 (今河北省易縣)人。金海陵王正隆二年進士,歷官北京鹽使等。
[注釋] ●武林:杭州在漢晉時曾稱武林。●頃: 一百畝為頃,此處是詩人的夸張手法。
鳳舞龍飛王氣蟠,《兩都賦》 在一闌干。伍員不死江潮壯,西子如生越水寒。
錢塘占盡東南美,河洛何人著眼看?
春日百花連上苑,秋風落葉滿長安。
[詩名] 題江湖偉觀
[作者] 趙元清,號石泉,南宋金華 (今浙江省縣名) 赤松觀道士。
[注釋] ●江湖偉觀: 閣名。在葛嶺壽星院。●鳳舞龍飛:形容一派偉觀,氣象萬千。●王氣:謂帝王興起之處的祥光瑞氣。蟠:伏結。●《兩都賦》:東漢班固作,寫西都長安、東都洛陽。這里借指北宋汴梁、洛陽這東、西兩京;當時都淪陷了。●一闌干:一掉淚。古人常用闌干形容淚水縱橫于面頰。●伍員句:傳說,伍員被殺害后做了錢塘江潮神。故言江潮壯。●西子:即西施。●越水:指西湖與錢塘江水。●錢塘:指杭州。●河洛:黃河、洛水。指當時廣大淪陷地區。
西湖勝概甲東南,滿眼繁華今幾年?
鐘鼓相聞南北寺,笙歌不斷往來船。
山圍花柳春風地,水浸樓臺夜月天。
士女只知游賞樂,誰能軫念及三邊?
[詩名] 西湖
[作者] 于石,字介翁,號紫巖,蘭溪(今浙江省蘭溪縣)人。南宋亡國后,一直過著隱居生活。
[注釋] ●勝概:異常美麗的景色。●南北寺:指凈慈寺、靈隱寺等,位于湖的南、北。●軫念: 懷念。●三邊: 泛指邊疆。
西子湖頭春色濃,望湖樓下水連空。
柳條千樹僧眼碧,桃花一株人面紅。
[詩名] 錢塘湖上 (全詩8句)
[作者] 楊維楨,字廉夫,號鐵厓,又號東維子,元代山陰(今浙江省紹興縣)人,一作諸暨(今浙江省縣名)人。泰定四年進士。歷任天臺
知縣、建德路總管府推官、江西等處儒學提舉。他曾寓住杭州西湖多年。晚年遷居松江。
為愛湖光好,一步一長吟。
黃鶯見人至,飛起度湖陰。
[詩名] 湖上
[作者] 宋濂,字景濂,浦江 (今浙江省縣名)人。元惠宗至正二十年(公元1360年),朱元璋征聘他到應天(今南京市),任命他為江南儒學提舉。明太祖洪武二年 (公元1369年) 編撰《元史》,充任總裁官; 八月,任翰林院學士。
[注釋] ●長吟:緩步慢吟。●湖陰: 湖北岸。
家住錢唐西子湖,釣竿幾度拂珊瑚,
扁舟載月歸來晚,不覺全身入畫圖。
[詩名] 西湖漁者
[作者] 凌云翰,字彥翀,仁和(今杭州市)人。元惠宗至正年間舉人。明太祖洪武初年,任杭州府學訓導。十三年,升成都府學教授。后來貶謫到南方而死。
[注釋] ●珊瑚: 生長在海里的一種腔腸動物,生成樹枝形的群體。杜甫詩有“釣竿欲拂珊瑚樹”的句子。●幾度:幾次;幾回。●扁舟: 小船。●載月: 滿載月色。
西湖窈窕三十里,柳絲含煙拂湖水。
青山蕩漾春風來,蘇公堤邊花正開。
[詩名] 西湖歌寄方思道 (全詩22句)
[作者] 皇甫涍,字子安,明長洲人,嘉靖年進士,官至浙江按察僉事。
萬頃西湖水貼天,芙蓉楊柳亂秋煙。
湖邊為問山多少,每個峰頭住一年。
[詩名] 和友人招游西湖
[作者] 鐘禧,號狂客,南海(今廣東省縣名) 人。明憲宗成化年間有詩名。
微云澹澹碧天空,叢桂香生細細風。
百頃西湖一明月,此身已在廣寒宮。
[詩名] 西湖
[作者] 沈之琰,字琬倩,明毅宗崇禎年間內閣辦事。
[注釋] ●澹澹:同“淡淡”。●廣寒宮:神話傳說,月中有廣寒宮。
涌金門外柳如煙,西子湖頭水拍天。
玉腕羅裙雙蕩槳,鴛鴦飛近采蓮船。
[詩名] 夏日憶西湖
[作者] 于謙
[注釋] ●玉腕羅裙:指采蓮船上的女子。
采蓮女郎蓮花腮,藕絲衣輕難剪裁。
瞥然一見唱歌去,荷葉滿湖風雨來。
[詩名] 夢游西湖
[作者] 楊基
[注釋] ●采蓮二句:在西湖的碧蓮叢中。突然閃現出采蓮女郎的身影,她那美麗的面容似與蓮花在爭嬌斗艷。蓮花腮,形容面容像蓮花。又說她輕如藕絲的衣衫如煙如霧。●瞥然二句:是花?是仙?一轉眼女郎不見了,只留下歌聲;歌聲也沒有了,唯有滿湖荷葉在風雨中搖曳,表露出詩人惆悵之意。
船上見月如可呼,愛之且復留斯須。
青山倒影水連郭,白藕作花香滿湖。
仙林寺遠鐘已動,靈隱塔高燈欲無。
西風吹人不得寐,坐聽魚蟹翻菰蒲。
[詩名] 曉過西湖
[作者] 梵琦,明代僧人,字楚石,象山
人。
[注釋] ●留斯須:多留一會兒。表現了詩人對早晨即將消逝的月色的喜愛。●水連郭:說青山倒影在水中像連在一起的城郭一樣。●燈欲無:天快要亮了,塔上的燈光好像快要暗淡得沒有了。●菰蒲:即茭白,一種水生植物,嫩莖可食用。
珍重游人入畫圖,樓臺繡錯與茵鋪。
宋家萬里中原土,博得錢塘十頃湖。
畫羅紈扇總如云,細草新泥簇蝶裙。
孤憤何關兒女事,踏青爭上岳王墳。
[詩名] 西湖雜詩 (十四首選二)
[作者] 黃任,字莘田,號十硯老人,清代福建永福(今永泰)人。康熙舉人,官廣東四會知縣。工詩,絕句秀麗學晚唐。
[注釋] ●珍重游人:形容游人都是達官貴人,穿著華麗。●宋家二句:諷刺南宋統治者丟失萬里中原,而沉醉于“十頃”之地的西湖。●畫羅句:形容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春游的人們,多得像云一般。●孤憤二句:說春游的“兒女”們不懂岳飛抗金報國的故事,可春游時紛紛上岳王墳來踏青。這一句與林升的“暖風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當汴州”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外六橋頭楊柳盡,里六橋頭樹亦稀,
真實湖山今始見,老遲行過更依依。
[詩名] 西湖垂柳圖
[作者] 陳洪綬,字章侯,諸暨(今浙江省縣名) 人。他善畫、工詩; 因為愛畫蓮花,自號老蓮。明毅宗崇禎年間,召為中書舍人。清兵侵入浙東后,他在紹興云門寺做和尚1年多;自號老遲,又號悔遲,寄寓“生不逢辰”的感痛。晚年在紹興、杭州賣畫,經常流露思念故國的思想感情。此詩為題圖詩。
[注釋] ●外六橋: 蘇堤上映波橋、鎖瀾橋、望山橋、壓堤橋、跨虹橋、東浦橋。●里六橋:里湖西岸楊公堤上的環璧橋、流金橋、臥龍橋、隱秀橋、景行橋、浚源橋。●楊柳盡、樹亦稀:蘇堤及里湖西岸楊公堤上垂柳,明亡后都遭剪伐,詩中寄托作者愴懷故國的感情。●老遲:明亡以后,陳洪綬自號老遲。●依依: 依戀不舍的樣子。
誰為鴻蒙鑿此陂?涌金門外即瑤池。
平沙水月三千頃,畫舫笙歌十二時。
今古有詩難絕唱,乾坤無地可爭奇。
溶溶漾漾年年綠,銷盡黃金總不知。
[詩名] 西湖
[作者] 張杰,字立夫,號歌齋,明代陜西鳳翔人。
[注釋] ●鴻蒙: 原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狀態。這句意為:誰在開天辟地時鑿出了美麗的西湖呢?陂,應讀bei (杯),池塘。●瑤池: 神話傳說中天上王母娘娘居住處。●三千頃:夸張形容西湖之廣闊。●十二時:從早到夜24小時,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2時辰。●今古二句:說古往今來,詠唱西湖的詩篇何止千萬,卻難以寫盡西湖的美艷;天地間有哪一處可與西湖爭勝斗奇呢?●年年綠:指西湖的荷葉與岸邊的柳、桃等,年復一年地生長。●銷盡句: 說歷史上多少王公貴族在這里揮金如土,日日笙歌,演出過多少醉生夢死的鬧劇。周密《武林舊事》載,南宋上層統治階級在西湖“日靡金錢”,故民諺稱西湖為 “銷金鍋兒”。
君相籌邊只議和,北來鼙鼓震關河。
小朝已定紅羊劫,大將空悲白燕歌。
三字獄成同調少,兩宮愁在痛心多。
江山滿眼都殘缺,忍向西湖策蹇過。
[詩名] 湖上吊韓蘄王
[作者] 趙景淑,清代安徽合肥人,字筠湄,道光元年,年二十五,未嫁卒。
[注釋] ●韓蘄王:即韓世忠,南宋名將,延安人,字良臣,曾多次率兵大破南下金兵。反對秦檜議和被貶,解職隱居西湖,后被追封為蘄王。●君相句: 說南宋皇帝和宰相秦檜等議論邊界的戰事,只知道議和。籌邊,籌畫邊境之事。唐李德裕曾在成都西郊建籌邊樓,四壁畫邊地險要,日與習邊事者籌畫其上。●北來鼙鼓:指金兵南下。鼙鼓,古代軍中用小鼓。●小朝:指南宋小朝廷。●紅羊劫: 指國難。古人迷信,以丙午、丁未是國家發生災禍的年份。而丙、丁均屬火,色紅;未屬羊,故稱紅羊之劫。●白燕:古代以白燕為瑞應的象征,白燕至則以為吉祥。●三字句:意為當秦檜搞三字獄陷害岳飛時,能象韓世忠一樣出面干預的人太少了。秦檜誣陷岳飛下獄,韓世忠不平,質問秦檜岳飛犯了什么罪?秦檜說:“莫須有。”韓說:“莫須有三字,何以服天下!”。●兩宮愁: 指靖康二年(1127年)金兵擄走宋朝徽、欽二帝。●策蹇(jian簡): 鞭策駑鈍的馬。
水色山光如畫,悠然桂楫棠舟。鏡徹平湖明月下,翠溶叢柳斷橋頭。隨興姿句留。
此事人應相羨,年間三度重游。西子豐姿千古韻,淡妝濃抹總風流。天地一沙鷗。
[詞名] 西湖好
[作者] 愛新覺羅·溥杰,作于1964年春。
[注釋] ●桂楫棠舟:用桂木做的槳,用沙棠木做的舟,都是古代貴人所乘之舟,此處是借喻自己的游船。●斷橋: 指西湖斷橋。
三面青山繞畫屏,濃裝淡抹一湖春。
六橋柳絮含煙翠,一院荷風帶雨馨。
鐘鼓聲聲靈隱寺,笙簫闋闋阮公墩。
未能拋得杭州去,半是湖光半是情。
[詩名] 西湖
[作者] 葉賢恩,今人。
[注釋] ●六橋:指蘇堤六橋。●一院荷風: 指曲院風荷。●阮公墩: 西湖湖心三島之一。
上一篇:關于描寫《湖北省·襄陽古城》古詩詞賞析大全
下一篇:關于描寫《浙江省·西湖十景》古詩詞賞析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