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方維儀·死別離》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
昔聞生別離,不言死別離。
無論生與死,我獨身當之。
北風吹枯桑,日夜為我悲。
上視滄浪天,下無黃口兒。
人生不如死,父母泣相持。
黃鳥各東西,秋草亦參差。
予生何所為,死亦何所辭。
白日有如此,我心徒自知。
這是封建社會寡婦的一曲哀歌。
結婚是人生旅途的一個新起點,可是作者剛剛邁上人生之旅就慘遭不幸,十七歲就死了丈夫。這天大的災難降到一個弱女子的身上,如何承受得了? 然而又只能由她一人獨自承受。過去連聽都沒聽說過的死別離,而今讓作者親身經受了。這是何等令人悲痛欲絕的事! 詩的開頭四句,形成泰山壓頂之勢,將作者與丈夫“死別離”的遭遇直接寫出。
中間八句寫丈夫死后自己的悲苦生活和凄涼心情。
封建社會的婦女沒有獨立的地位,她們處在社會最底層。結婚前待字閨中,自然從父命;結婚后有所“歸”,當然屬于丈夫;倘若丈夫死了,還要信從孩子。現在,不幸的作者結婚不久就成了寡婦,連個黃口小兒也沒有,你讓她何以生活? 作女人難,作寡婦更難。沒有依靠,沒有著落,與其這樣苦活下去,真不如一死了事。作者自內心深處呼喊出“人生不如死”,控訴了寡婦生不如死的悲慘命運。作者用亦景亦情、借景抒情的方法,渲染了悲涼凄苦的氣氛,在人物自述其悲的基礎上,又生動地再現了她的生活如“北風吹枯桑”。秋風襲來,草拂之而變色,木遇之而葉落,何止桑樹。然作者獨取“桑”,乃因諧音“傷”。“上視”二句,借天地之廣大襯作者孑然一身之渺小、孤寒,境遇可悲。“黃鳥”二句比喻勉強活下去。“各東西”以方向不同喻生死殊途,“亦參差”以時間不同說死有先后。選黃鳥、秋草也有作者深意,非信手拈來。
最后四句仍然沒徹底擺脫對生與死這一嚴肅問題的思考,又一次直抒胸臆,表明生死無所謂的態度。活不能有所作為,死也沒什么可留戀。蒼天在上,白日作證,我的決心自己知道。求生難,欲死也不易。為了父母還得活下去,死的決心落空了。可憐的寡婦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,更何談幸福!
真情出好詩。這首詩直抒胸臆,自述遭遇,略無諱忌,沉痛哀切,哭天喊地,生生死死,令人同情,催人淚下。詩中四次將生死并提,對比來寫,效果強烈,感人至深。
作者與丈夫共同生活時間短,感情并不深。她欲隨丈夫死,主要是生活沒有保障,失去了獨自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。所以,與其說作者是誓與丈夫同生死的殉情者,不如看作是封建社會的無辜犧牲品。這雖不值得歌頌,但值得深深思索。
上一篇:《辛棄疾·武陵春》愛情詩詞賞析
下一篇:《寇準·江南春》愛情詩詞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