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槐夾道多塵埃,龍樓鳳闕望崔巍。
清風細雨雜香來,土上出金火照臺
。——清·杜文瀾《古謠諺》卷六十六
這首歌謠寫的是三國時魏文帝曹丕迎接美女薛靈蕓入宮的故事。據傳說,曹丕迎親的場面奢侈豪華到了極點。他派十輛文車相迎,沿途數十里都點著紅燭,相續不滅,道旁燒著“石葉之香”,陣陣清香撲鼻。每一里立一根銅華表,高五尺,用來記里程。并筑高臺三十丈,臺下排列燈燭,名曰“燭臺”。一路上車水馬龍,揚起的塵埃簡直能遮蔽日月。該民歌就是這種奢華景象的藝術實錄。
第一句, “青槐夾道多塵埃”即從迎接美人的道路寫起。意思是說,迎接薛靈蕓的大批車騎,使兩旁長滿青槐的大路上揚起了一片塵埃。在這一句里,既沒有寫車馬,也沒有寫迎接美人的隊伍,卻從郁郁蒼蒼的青槐和彌漫飛揚的塵埃著筆,從側面描繪出大道上非同尋常的場面。
“龍樓鳳闕望崔嵬”一句,把人們的視線從塵埃飛揚的大道上拉到那高大雄偉、富麗堂皇的宮闕。 “龍樓鳳闕”,本是指漢代宮中的兩座建筑的專名,龍樓上有銅龍,鳳闕上有銅鳳。“闕”是指皇宮門前兩邊的樓。在這里,以龍樓鳳闕比喻魏文帝曹丕的住處。 “崔巍”,指建筑物的高大。這一句的意思是說,你看那魏文帝的宮殿是多么宏偉壯觀,簡直就像漢宮中的龍樓鳳闕一樣。從這句詩中,人們可以看到生活在這宮闕之中的皇帝是何等的榮華富貴。以上這兩句,好像是用長鏡頭攝下的畫面,由漫天的塵埃和雄偉的宮殿這一動一靜兩種景物,展示出魏文帝迎接美人時那沸沸揚揚、豪華、氣派的場面。
接下去,“清風細雨雜香來”寫道路兩旁燃燒石葉時的香氣。由于石葉之香的香氣太盛,以致使本無氣味的清風清雨都變得香氣撲鼻。這表現出曹丕安排迎接美人儀式時的奢侈無度。 “土上出金火照臺”寫道路兩旁的銅表和臺下的火光。 “土上出金”是指道路兩旁的銅柱。 “火照臺”,指的是火光照耀著高臺,“火”就是土臺下面排列的燈燭。這一句,表面上仍是對場景的描寫,實 際上卻暗含著諷刺和詛咒的意味。古代對朝代的興廢,有所謂五行相替的迷信說法。根據這種說法,魏是“土”運,代魏而興起的五朝應當是“金”運。所以, “土上出金”暗示著魏王朝將要衰亡。古語又有“君高其臺,天火為災”的話,所以, “火照臺”暗含的意思是說,魏文帝生活奢侈、高筑樓臺,上天就要用火災來懲罰他。這一句雖然是詛咒,但反映了百姓們對魏文帝“迎美”一事的抨擊的態度和憤怒的情緒。
這首歌謠選取迎美儀式中具有典型意義的情景進行描繪,為人們展示了奢侈豪華的場面,揭露了統治者淫逸無度的罪行。在語言上,這首歌謠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這“五行”全寫到了,雖然不一定是有意這樣寫,但這突出地表現了鋪排的特點。
上一篇:《洋鬼子嚇得掉進揚子江》原文|賞析
下一篇:《牡丹紅》原文|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