卜塘風景區
位于馬鞍山市區東南約20余公里處,北至楊家大山,東鄰江蘇江寧縣界,西達向山卜塘和楊家公路,南抵杜塘老母峴,總面積為19平方公里。卜塘風景區是以山為主體的自然景區,大小山巒49座,最高的少華山寶珠頂海拔275米,是馬鞍山市第一峰。重巒疊峰,氣勢雄渾,竹海、古樹、清泉、鐘鼓堪稱“四絕”。有森林18000余畝,其中毛竹5,000畝,竹林似海甚為壯觀,古木參天濃蔭蔽日,最古老的銀杏樹有近千年之久;終年不竭的山泉,涓涓細流潺緩而下。有玉乳泉、龍泉、虎泉、清泉、小泉。由山泉匯集的大小水庫8座,可供游人垂釣。林中有畫眉、黃鶯、布谷、百靈、山雀、百頭翁、黑卷尾、灰喜鵲、斑鳩等20余種鳥類棲息,泉水潺潺,百鳥啼囀;考山腳下有一塊200平方米的“怪地”,不長樹、不生草,且腳跺之發出隆隆之聲,音似鐘鼓,命名為“鐘鼓地”,其地質奧秘,有待專家們來揭曉。卜塘風景區是馬鞍山市正在開發中的風景游覽區。這里,景色秀麗,鳥語花香,氣候宜人,環境幽雅,是理想的夏季避暑度假勝地。目前,已經開發和正在開發的有黃莊、劍湖、陵園3個景區,有九龍戲珠、篁林古道、幽谷古庵、龍泉壽樹、星湖山村、劍湖畫舫、繡簾鳥語,鐘鼓奇觀、龍尖攬勝9個景點。不久的將來,卜塘風景區將正式對外開放,接待中外游客。
〔民間文學〕 卜塘鎮西邊有一對年青夫婦,男的叫李二虎,女的叫何姑,全靠上山打柴為生,日子過得非常清苦。
有一年初春,乾隆皇帝下江南、微服私訪,路過這個村子,老天突然下起雨來。乾隆覺得又冷又餓,抬頭見不遠處有兩間破茅屋,便敲門求些食物充饑。
何姑見乾隆面容和善,不象歹人,就讓他進了屋。何姑也實在拿不出什么東西來讓乾隆充饑,只好將準備留給丈夫的兩個紅薯給乾隆吃了。乾隆吃了熱呼呼的紅薯,心里很感動,便問起何姑的家境來,何姑說:“貧婦叫何姑,家中尚有八旬婆母,全靠丈夫二虎打柴賣些銀兩度日。自從來了個外號叫吸血鬼的縣太爺,日子就更難了,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。”
乾隆聽完,便從身上取出一個藍花荷包送給何姑,說要認她為義女,那荷包便是信物,并告訴何姑,來日如遇災難,到北京紫禁城找他。
當晚,村里人來告訴何姑,說二虎在城里賣柴被關進了縣大牢。原來,二虎挑著一擔柴在城里叫賣,下雨時,想找個地方躲躲,路過縣衙門,被兩個差役叫住,說是縣太爺要買下那兩捆柴,便叫二虎在門口等取錢。二虎在門口一直等到天快黑了,也不見人送錢來,就進門詢問,不料被幾個差役扭住,說他身帶柴刀,準是行兇。縣太爺知道后,不由分說就命人打了二虎五十大板,送進了大牢。
第二天一大早,何姑去探監。一位好心的看守說:“何姑,去弄些銀子作個保,不然二虎就要死在大牢里了。縣太爺不見銀子,是不會放人的。”回來后,何姑東借西討,可是怎么也湊不足交保的銀子。何姑想來想去,突然想到那個藍花荷包,決定去京城找皇上乾隆。
何姑一路乞討來到京城。當她來到紫禁城大門時,被一大官喝住,問她為何亂闖紫禁城,何姑說:“是俺干爹叫俺來的”。說著便拿出了荷包遞給那大官。大官一看,認出是乾隆皇帝的傳家之寶,便大喝一聲:“大膽賤婦,竟敢青天白日來紫禁城行騙。來人哪?給我趕出城去!”大官搶去了荷包,攆走了何姑。
何姑被趕出京城,只見城南大道上來了一隊人馬,擁著一頂黃傘蓋頂的大轎走了過來。何姑壯著膽子,雙腿一跪,大喊冤枉。前面的侍衛正欲驅趕,卻被轎子里的人喝住。轎子停下走出一個人來,何姑一看正是她義父,當今皇上乾隆。乾隆把何姑帶進宮去,問清原委,很是氣憤。乾隆下了一道圣旨,把那位趁皇上不在京城時胡作非為的大臣發配到邊疆去了,討回了藍花荷包還給了何姑。乾隆又下了一道圣旨,派去個清官接替了那個吸血鬼縣太爺。最后,乾隆又送些銀子給何姑作為回家的盤纏。
(匡杰)
上一篇:描寫《南通市》的詩詞與文章
下一篇:描寫《雙塔》的詩詞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