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李白·聽蜀僧濬彈琴》唐詩賞析,《聽蜀僧濬彈琴》原文與注釋
李 白
蜀僧抱綠綺,西下峨嵋峰。①
為我一揮手,如聽萬壑松。②
客心洗流水,余響入霜鐘。③
不覺碧山暮,秋云暗幾重。
【注釋】①綠綺:琴名。晉傅玄《琴賦序》: “蔡邕有綠綺,天下名器也。” ②一:加強語氣的助詞。揮手:指彈琴。③流水:相傳春秋時鐘子期能聽出伯牙琴中的曲意,
時而是志在高山,時而是志在流水,伯牙乃許為知音。見 《列子·湯問篇》。這句是說,客中的情懷,聽了 “高山流水” 的曲意,為之一洗。霜鐘:指鐘聲。《山海經》: “豐山有鐘九耳,是知霜鳴。” 郭璞注: “霜降則鐘鳴,故言知也。” 入霜鐘:余音與鐘聲交流,喻入知音者之耳。
【鑒賞】 此詩寫于遠離四川的地方,所以說 “蜀僧”,說 “客心”。全詩是寫聽蜀地一位和尚彈琴,極贊琴聲的美妙動人,同時也寓有人生難得一知音的感慨和對故鄉的眷戀。首聯寫四川一位僧人抱彈名琴綠綺,他來自故鄉巴蜀的峨嵋峰。頷聯描寫彈琴: 他為我揮手彈奏了名曲,我好像聽到萬壑松濤雄風。
詩人用如天風涌動,萬馬千軍,足以動魄驚心的氣勢磅礴的萬壑松濤聲比喻琴聲,將彈者的高超技巧和杰出的音樂才能便都生動地表現出來,并給讀者以豐富的馳騁想象的空間,情味悠長。頸聯寫琴聲蕩滌胸懷,使人心曠神怡,回味無窮。高山流水音調洗去了詩人客中的情懷,裊裊余音融入秋天霜鐘。詩人既寫了蜀僧感人的音樂力量,也借以表達了彼此互為知己的美好情意。尾聯寫聚精會神聽琴,而不知不覺青山已披暮色,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幾重! 反襯彈琴的高妙迷人。當然尾聯也不單是表明時間的晚暮,也是寫景抒情,寄托著詩人不盡的情思。
唐詩中有不少描寫音樂的佳作,李白此詩則有自己的獨到之處,那就是著重寫聽琴時的主觀感受,而不是對琴聲做客觀細致的描寫。此詩直接描寫琴聲只有一句話: “如聽萬壑松”。詩人以大自然的萬壑松濤聲作比,把抽象的琴聲描繪得極為形象。接著通過自己的感受,寫正是這種浩壯澎湃的聲音,洗去了他客居他鄉的愁思,從而進一步渲染琴聲之不同凡響。而且在尾聯以碧山、秋云景色的描寫進一步把琴音所表現的意境襯托得更加生動、鮮明,同時深情地抒發琴聲給予詩人的他鄉遇知音的感慨和對故鄉的思念。全詩一氣呵成,勢如行云流水,明快暢達。
上一篇:《高適·聽張立本女吟》唐詩賞析,《聽張立本女吟》原文與注釋
下一篇:《李白·聽蜀僧濬彈琴》唐詩賞析,《聽蜀僧濬彈琴》原文與注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