戎昱
日長巴峽雨濛濛,又說歸舟路未通。
游人不及西江水,先得東流到渚宮。
如題目所示,這是詩人自蜀中歸故鄉荊南,至云安(今四川云陽縣)時因久雨水漲不能行船而作的詩題。
“日長巴峽雨濛濛”,首句言旅途多雨,使人愁悶。三個意象并出,愁悶便現出多層次來:一是歸途遙遠,單調乏味,寂寞磨人,如同失眠者深感長夜漫漫,此刻更覺白天格外漫長,確實難熬;二是船進巴峽,峽谷逼仄夾持,阻遏了舒展心胸的千里視野,自是平添郁悶;三是巧遇天雨,詩人困于艙內,唯見茫茫雨霧,唯聽行船聲、江濤聲,連船頭長嘯而不可得,豈不更加煩悶?正在詩人歸心似箭,急欲擺脫這一寂寞境地時,卻偏偏傳來了令人沮喪的消息:“又說歸舟路未通。”謂因天雨江漲而不能行船,以致耽誤了歸期。如果說首句以意象并舉而多角度多層次地狀寫愁懷,使其步步深入,逼人而來,那么這里僅著一“又”字,便將行旅之無聊,歸心之迫切,滯留之怨恨,都表現在其中了。
船停泊了。詩人低頭看看向著家鄉方向流去的江水,又抬頭眺望那遙遠的為雨霧所罩遮的故鄉,遂喟然長嘆:“游人不及西江水,先得東流到渚宮?!蔽鹘?,指長江上游。渚宮,春秋時楚國的別宮,故址即在詩人家鄉荊南(今湖北江陵縣)。此代指家鄉。詩人沒有直接抒發阻雨情懷,而是繞個彎子突發奇想,將自己和江水作比較,游人即詩人自己有意早歸,卻被無情地滯留于此;而江水無心,卻似乎倍受優待,風雨無阻地先流到自己的故鄉去了。這一比較,便使此詩境界大為拓展,它已不只是含蓄委婉而有力地表現了阻雨情懷,而且已使上述意象帶有象征色彩,隱隱含有人生艱難與荒謬的唱嘆了。
上一篇:司空曙《峽口送友人》古詩賞析與原文
下一篇:暢當《蒲中道中》古詩賞析與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