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李左車》是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出典|例句
【出典】事見《史記》卷九十二《淮陰侯列傳》。李左車為秦末漢初趙人,封為“廣武君”。韓信與張耳將攻趙,李左車曾向安成君陳馀獻策:“……今井陘之道,車不得方軌,騎不得成列,行數(shù)百里,其勢糧食必在其后。愿足下假臣奇兵三萬人,從間道絕其輜重;足下深溝高壘,堅營勿與戰(zhàn)。彼前不得斗,退不得還,吾奇兵絕其后,使野無所掠,不至十日,而兩將之頭可致于戲下。愿君留意臣之計。否,必為二子所禽矣。”但是陳馀是個書呆子,常說義兵不用詐謀奇計,不肯聽從李左車的計謀,結果兵敗身死。而韓信“乃令軍中毋殺廣武君,有能生得者購千金。于是有縛廣武君而致戲下者,信乃解其縛,東鄉(xiāng)坐,西鄉(xiāng)對,師事之。”韓信要領兵攻燕伐齊,向廣武君請教,廣武君為韓信出謀劃策,韓信聽從他的計策,輕易地使燕、齊臣服。
【釋義】李左車當年的計謀如被陳馀采納,則韓信未必能勝陳馀。這一役中韓信用“背水一戰(zhàn)”勝趙,如李左車的計謀能實行,則歷史上也將沒有“背水一戰(zhàn)”這一軍事史上的佳話了。李左車被后人當作謀士的形象。
【例句】①賽靈輒、蒯文通、李左軍,都不似季布喉舌。(白樸雜劇《裴少俊墻頭馬上》第三折[川撥棹])老院公原夸自己像蒯通、李左車有口才,能說服裴尚書,事到臨頭卻不能,反倒推卸責任,因而李千金用他的牛皮話諷刺他。②那里取保親的李左車,送女客的蕭丞相。(馬致遠雜劇《破幽夢孤雁漢宮秋》第三折[雁兒落])昭君和番去后,元帝心中悲憤,怨臣下無能,不能救昭君,諷刺說那里去找這些保親的“李左車”!若臣下果真有李左車之才,自然不會有和親之舉。
上一篇:元曲典故《李太白留劍飲》是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出典|例句
下一篇:元曲典故《李斯黃犬嘆》是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出典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