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杜甫·賓至》原文與賞析
杜甫
幽棲地僻經過少,老病人扶再拜難。
豈有文章驚海內,漫勞車馬駐江干。
竟日淹留佳客坐,百年粗糲腐儒餐。
不嫌野外無供給,乘興還來看藥欄。
此上元元年(760)杜甫卜居成都草堂后作,詩題一作“有客”。《儀禮》、《士相見禮》、《鄉飲酒禮》曾詳介古代賓主相見的常儀,《易需》又有“有不速之客三人來”之句,則詩題里的“賓”,當指事先通報“車馬”而至的“貴介之賓”,有別于“花徑”不掃,“不速”而來的“相知之客”,從選辭上,是“各見用意所在” (陳秋田)的?!犊椭痢奉}下作者原注: “喜崔明府相過”,相親之意可見。此詩卻未確指“賓”之姓名,雖尊而實不親,大約是杜甫不樂會晤之俗物,因而全詩表現出傲岸語氣,且含嘲諷之意。
一、二句先寫延客之狀。草堂初建,居幽而地僻,絕少造訪之人。忽聞通報,將有貴客來臨,只得循禮恭迎。但“老病人扶”,“再拜”起伏,實感艱“難”。言外見出甚以酬應為苦的隱衷。
三、四句繼寫驚訝之情。“江干”,江邊。從上句看,此賓當是耳聞杜甫文名,特通報相訪的。杜甫說,我初到成都,哪有震“驚海內”的“文章”,竟然徒勞“車馬”枉駕暫“駐江干”,實是大出意料的。“豈有”、“漫勞”四字,在這里起了賓主對稱作用。我豈有文名,君徒勞過訪,運用散文的筆調,馭律詩的對法,傲岸之態可掬,嘲諷之意自見,很能體現杜甫七律詩的特色。
五、六句續寫款待之事。上句易“賓”為“客”,既避免與詩題犯復,也為了平仄協調。這句說:你這位“佳客”,入門就“坐”,“淹留”“竟日”,我雖不能盛饌相餉,也算竭誠盡禮了?!鞍倌辍币馔簧O戮湔f:我一生食唯“粗糲”,身為“腐儒”,款待不周,是還望多多包涵的。在自謙中實含自傷之意。
七、八句特致歉意,兼邀貴客重來?!肮┙o”指酒肴。“藥欄”,花藥之欄,“看藥欄”,即言看花。詩人說:如果不嫌“野外”“供給”菲薄,還望“乘興”再“來看”花。在杜甫固不欲以能“文”自許,就對方說,則其人缺乏文化素養是不難想見的。嘲諷之意,就隱約可見了。
此詩詩題雖突出“賓”字,但在寫法上,卻處處以賓主對舉,實際上突出的是抒情主人公,即詩人自己。從強調“幽棲”少客,迎“賓”為“難”到表明“豈有”文名,漫勞垂訪,到如果不嫌簡慢,還望重來看花,雖始終以賓主對言,卻隨處暗示主人公的簡傲自負神態。因而,不妨把此詩看作杜甫接待俗客時的自畫像。“豈有文章驚海內”,“百年粗糲腐儒餐”,在杜甫筆下,一為自謙之辭,一為自傷之語,但千秋萬歲之后,在讀者心目中,卻成為詩人自慨平生的深刻寫照。試想,一個不只“文章驚海內”,而且詩名垂千古的詩人,竟以“粗糲”終其一生,甚而自比于“腐儒”。他在當時不為人們所理解,實在是令人惋惜的。它很自然地使我們想起了魯迅“我吃的是草,擠出的是奶”的名言。這位不知名姓的達官貴人,雖然耳聞杜甫文名,特意相訪,也不過為了看花飲酒,他又怎能理解杜甫的偉大呢?
上一篇:《王建·宮詞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孟浩然·宿業師山房待丁公不至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