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戴叔倫·女耕田行》原文與賞析
戴叔倫
乳燕入巢筍成竹,誰家二女種新谷。
無人無牛不及犁,持刀斫地翻作泥。
自言家貧母年老,長兄從軍未娶嫂。
去年災疫牛囤空,截絹買刀都市中。
頭巾掩面畏人識,以刀代牛誰與同。
姊妹相攜心正苦,不見路人唯見土。
疏通畦壟防亂苗,整頓溝塍待時雨。
日正南岡午餉歸,可憐朝雉擾驚飛。
東鄰西舍花盡發,共惜余芳淚滿衣。
《女耕田行》是戴叔倫自創的新樂府題。詩中通過二女耕田的典型事例,反映了戰亂時代中農村民生的困苦凋敝。
開頭四句以路人的眼光,描繪所見二女耕田的情景。首句點時節。乳燕入巢,春筍成竹,已是暮春時光。次句點耕田。“誰家”二字設問,表示了路人對二女種谷的驚詫。三、四句極寫二女耕田的艱難狀況。“無人”謂無男人,女子力小,拉不動犁。“不及犁”即不能犁。“斫” (zhuo)是砍的意思。耕田本已是難事,而她們又以刀砍地代替犁耕,其艱苦境況極為突出,引起了路人的注意和憐憫。
接下來六句記敘二女對路人的答話,“自言”前省略了路人的詢問,這是樂府詩的慣用手法。“長兄從軍未娶嫂”解釋“無人”,說明由于連年征戰,壯丁稀少,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的極度缺乏,此一層苦。“去年災疫牛囤空”解釋“無牛”,說明戰亂加上災疫,民生極其困苦凋敝,此二層苦。“截絹買刀都市中”強調家貧,連刀都買不起,只得織絹交換,此三層苦。“頭巾掩面畏人識”進一步寫精神上的苦悶。古時風俗,未出嫁的女子應深藏閨中,不與外人接觸,現在她們為了生活不得不在路旁耕田,只好用頭巾遮掩,以免拋頭露面,此四層苦。二女的訴說樸質自然,真摯感人,哀苦悲酸,催人下淚。
后面八句以無所不知的敘述人語氣,描寫二女的勞作過程和心理情態。“姊妹相攜心正苦,不見路人唯見土”,二句承上接下,“心正苦”總括上述四層痛苦。“疏通畦壟防亂苗,整頓溝塍待時雨”。畦是田地中分成的小塊,壟是田埂,溝塍(cheng)是田溝。二女翻完地之后,又整理田面,疏通溝渠,備嘗艱辛。“日正南岡午餉歸,可憐朝雉擾驚飛”。二女每日都要忙碌到中午時分,才回家去吃午飯,沿途擾動了春眠的野雞,也喚醒了她們的春情,不由得對驚飛的野雞產生了憐愛之意。“東鄰西舍花盡發,共惜余芳淚滿衣。”二女眼見春花開盡,春天時過,而自己的青春也即將在貧困勞苦的折磨中逝去,不由得萬分憂傷。“惜余芳”三字,既是惜春,又是自惜; “淚滿衣”三字,代二女將一腔辛酸悲苦盡情吐出,同時也灑上了詩人的一片同情。
這首新樂府詩攝取了生活中的一個真實事例,但并不滿足于紀實描寫,而是進一步典型化,虛構化,通過二女耕田的較為完整的情節過程,以及生動感人的對話,“頭巾掩面”的細節,“雉驚花發”的環境烘托 “共惜余芳”的心理刻畫,塑造出動亂時代中鄉村少女的勤苦形象,揭示了安史之亂給農村經濟帶來的嚴重破壞。
上一篇:《施肩吾·夜笛詞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許渾·學仙(其二)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