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孟浩然·聽鄭五愔彈琴》原文與賞析
孟浩然
阮籍推名飲,清風坐竹林。
半酣下衫袖,拂拭龍唇琴。
一杯彈一曲,不覺夕陽沉。
余意在山水,聞之諧夙心。
唐代寫彈琴的詩很多,這首詩卻與眾不同。
鄭五愔,即鄭愔。堂兄弟中排行第五。阮籍為三國時魏人,博極群書,嗜酒,善彈琴。步兵廚營人善釀酒,藏有酒三百斛,他就請求到那兒當步兵校尉。他和嵇康、山濤、劉伶、阮咸、向秀、王戎七人經常聚集在竹林下喝酒,肆意酣暢,世稱竹林七賢。詩用阮籍比鄭愔,說鄭愔象阮籍一樣以善飲出名,如今在清風里,在竹林下坐著豪飲。竹林是用典,也是寫實。
古人衣袖特長,一般挽著,三四句說鄭愔喝得半醉的時候,放下衣衫的長袖,把琴擦擦,開始鼓琴。故云“下衫袖”。龍唇琴,古代琴名。《古琴疏》記載,漢末荀淑有架龍唇琴,一天下大雨不見了。三年后下大雨,有條黑龍飛入李膺家中。李膺一看,這是荀淑的琴,就把它送還給荀淑。詩用龍唇琴,表示鄭愔的琴名貴。唐代號稱“草圣”的書法家張旭,喝得酩酊大醉,呼叫狂走,然后下筆。有時用頭濡墨而書,醒來觀看,自以為神,再寫不出來。鄭愔半酣鼓琴,也有點張旭的風度。
五六句說鄭愔一邊飲酒,一邊鼓琴。鼓著鼓著,不知不覺太陽已經落山。一杯彈一曲是寫鄭愔邊飲邊彈的氣派。下句寫鄭愔琴藝高超,大家沉浸在美妙的琴聲中,光陰流逝,而渾然不覺。孟浩然本人也非常善琴,他的琴藝曾得到著名道士參寥的贊賞。孟浩然陶醉在鄭愔的琴聲中,說明鄭愔的琴藝確實精妙。
鄭愔的琴藝得到孟浩然的欣賞,他的琴音引起孟浩然的共鳴。浩然志在山水,鄭愔的琴音也志在山水,二人心意正好合拍。春秋時,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說: “妙呵,聽你的琴,眼前就出現巍巍的泰山。”伯牙志在流水,鍾子期說: “妙呵,聽你的琴,就好象滔滔的江河!”詩人說自己喜歡山水,不愿仕進。借用伯牙鍾子期的故事,說鄭愔與自己思想志趣相投。
一般寫彈琴的詩,或極寫琴聲的美妙,或感嘆琴師的身世,而孟浩然通過對聽琴的描寫,創造出一位善琴好飲,放浪瀟灑,飄然出塵的高士形象。這就與一般的琴詩迥異其趣,見出詩人的獨到之處。詩用“半酣下衫袖,拂拭龍唇琴”的細節表現鄭愔的放浪瀟灑,用酒、清風、竹林、琴、夕陽烘托其高潔;結尾用自己的高蹈,來表現鄭愔的高蹈,展示人物的內心境界。寫完彈琴,詩中的人物也就呼之欲出了。
上一篇:《韋應物·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陳子昂·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