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好問
瘦竹藤斜掛,幽花草亂生。
林高風有態(tài),苔滑水無聲。
《山居雜詩》共六首,這里選的是其中的第一首。這首五言小詩,僅僅用二十個字,四句話,每句寫兩樣景物,通過竹、藤、花、草、樹、風、苔、水等,組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山村幽景。
竹、藤本是山中的尋常景物,但用“瘦”、“斜”一裝點,便情趣橫生。竹“瘦”則足見其蔥蘢、稚嫩,姿態(tài)引人;加以“斜”藤纏繞,則韻致別饒。山花幽靜,叢聚山坡,并不太惹人注意,但綠草會雜,紅綠相間,卻映襯出鮮妍姹紫的色彩。雜亂的野草,給山花野坡卻憑添了生氣?!傲指摺?,樹木高大茁壯,枝繁葉茂,正可以濃蔭蔽日。但詩人卻別出新意,描寫由于風的吹動,高大林木呈現(xiàn)出各種各樣的姿態(tài),則情趣別見。最后一句,作者又將讀者的視線引回地面:山間小溪從青青蒼蒼的苔蘚上流過,一絲兒聲響也沒有,襯托得苔蘚更加蒼翠欲滴,益發(fā)增加了幽靜的氣氛。
本來,山間是幽靜的,花草樹木都是靜物。然而,作者卻讓藤斜“掛”瘦竹,草亂“生”于花間,風吹林木,水“滑”于苔上。從而,給山水增加了勃勃生氣。四句短詩,句句繪景,無一字言情,詩人深居山間,面對清逸的山水,心曠神怡之情,卻溢于言外。
上一篇:完顏璹《溪景》古詩賞析與原文
下一篇:元好問《同兒輩賦未開海棠》古詩賞析與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