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詩經典·陳子昂《感遇(其十九)》五言古詩原文|翻譯|賞析|注釋
陳子昂
圣人不利己,憂濟在元元①。黃屋非堯意,瑤臺安可論②? 吾聞西方化,清凈道彌敦③。奈何窮金玉,雕刻以為尊④?云構山林盡,瑤圖珠翠煩⑤。鬼工尚未可,人力安能存⑥?夸愚適增累,矜智道逾昏⑦。
【解題】
武后尊崇佛教,臨朝稱帝后,廣建佛寺,曾造大佛,每天役使萬人,國庫為之耗竭。此詩即批評武后這種勞民傷財、奢侈浪費的愚蠢行為。指出這種行為既不符合圣人“憂濟元元”、節儉愛民的美德,也不符合佛家“清靜”慈悲的宗旨。揭露深刻,頗具風骨,詩意較為直露。
【注釋】
①圣人:理想的賢君。憂濟:關心,救助。元元:人民。②兩句謂皇帝乘坐黃屋車尚且不符合堯的心意,筑瑤臺那樣的奢費則怎可談論?黃屋:古代帝王所乘車上以黃繒為里子的車蓋,專指帝王車。瑤臺:雕飾華麗、結構精巧的樓臺,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:“帝有桀紂,為琁室、瑤臺。” ③西方化:指佛教教義。佛教自印度傳入,故稱“西方”。清凈:佛教稱遠離罪惡與煩惱為清凈。作者此處實以道家的“清靜無為”移置于佛教的“清凈”。道彌敦:其道更加深厚。④兩句謂為何用搜括盡黃金美玉來裝飾雕刻佛像以為尊重佛教? ⑤兩句謂高聳入云的佛寺建筑使山林的木材耗盡,裝飾精美的圖像花費了大量珍珠寶貝。⑥兩句謂即使鬼神役使尚且做不到,何況人力怎能建成?鬼工:言精巧的制造技藝非人工所能及。⑦兩句謂以這樣的愚行來夸耀恰恰是增加物累,與佛道的清凈超脫思想不符,矜夸這些愚行為智巧就使佛道更加昏暗不明。
上一篇:陳子昂《感遇(其二)》五言古詩原文|翻譯|賞析|注釋
下一篇:陳子昂《晚次樂鄉縣》五言律詩原文|翻譯|賞析|注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