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南呂·四塊玉 潯陽江
馬致遠(yuǎn)
送客時,秋江冷。商女琵琶斷腸聲,可知道司馬和愁聽?月又明,酒又酲,客乍醒。
這首散曲取材于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,題為《潯陽江》,借寫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送客時遇到琵琶女的故事,抒發(fā)作者自己的“天涯淪落”之感。
“送客時,秋江冷。”點明事由和人物的感受。主人去送友人,看到浩淼的江水,在深秋的季節(jié)里,顯得很寒冷。柳永《雨霖鈴》: “多情自古傷離別,更那堪冷落清秋節(jié)。”一個“秋”字,再加一個“冷”字,烘托出人物的心情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中有“繞船月明江水寒”句,也有烘托的作用。
“商女琵琶斷腸聲,可知道司馬和愁聽?”商人婦所彈的琵琶,音調(diào)凄涼,聞之令人斷腸,江州司馬白居易也是混和著自己的憂愁來聽的。《琵琶行》在描寫了琵琶女演奏的琵琶和其身世的敘述之后,說: “我聞琵琶已嘆息,又聞此語重唧唧。同是天涯淪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識。”能使人“和愁聽”,是極言琵琶聲調(diào)之悲和它的藝術(shù)感染力。
“月又明,酒又酲,客乍醒。”說當(dāng)時月色很好,“東舟西舫悄無言,唯見江心秋月白”,詩人酒已醒了,但卻感到十分疲倦無力,客人才剛剛睡醒。“月又明”是寫景,對后面兩句起烘托作用,烘托出“抽刀斷水水更流,舉杯消愁愁更愁”的情懷。“酲”,酒醒后所感覺困憊如病的狀態(tài)。
馬致遠(yuǎn)寫《潯陽江》,表現(xiàn)了對商女遭遇的無限同情。商女琵琶的斷腸聲,正是對黑暗社會的控訴,“司馬和愁聽”,正是詩人對她的同情。他借酒澆愁,但醒后更愁了。因此,這首曲通過送客時所見、所聞、所感的描寫,控訴了那個冷酷無情的社會,表現(xiàn)了詩人對被侮辱被損害的下層人民命運的關(guān)懷,具有一定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全曲主題鮮明,風(fēng)格樸實。內(nèi)容上,可稱深得白居易《琵琶行》意旨。
上一篇:南呂·四塊玉恬退·馬致遠(yuǎn)|原文|賞析|鑒賞|譯文|注釋
下一篇:南呂·四塊玉閨情(三首)·曾瑞|原文|賞析|鑒賞|譯文|注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