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禹錫
自古逢秋悲寂寥, 我言秋日勝春朝。
晴空一鶴排云上, 便引詩情到碧霄。
劉禹錫的《秋詞》二首,這里選的是第一首,寫于他被貶朗州時。
這首詩名為“秋詞”,可并不是寫秋天的美好風光,而是在說明“秋日勝春朝”的道理。春日和秋天孰美、孰優,歷來說法不一:不同觀點的人評價不同,不同視角的觀感相異。詩人就是以常俗的說法從反面導入,翻跌出自己的新見。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, 自從戰國時的宋玉曾作《九辯》,吟嘆“悲哉秋之為氣也,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”以后,歷代文人描寫秋景,多為借秋色以寫人的由盛到衰,由榮變枯,表現出秋風秋雨愁殺人的情懷。劉禹錫一反常俗,竟然提出“我言秋日勝春朝”的說法,奇勁峭拔,頗有一掃千古成說之概。
“晴空一鶴排云上,便引詩情到碧霄。”秋高氣爽,晴空一碧, 白云叆叇,一只白鶴穿云而上,直至高遠藍天。這是一幅使人怡神悅性的優美圖畫。藍天為背景,一鶴沖飛其間,對比鮮明,色調清新;動靜結合,情味濃郁。詩人傾情于此,脫口而贊:把詩情引上了碧霄。詩前兩句的議論,由此得到證實,也緣此得到生發。詩人詩思勃發,隨鶴升天,極富情韻。
劉禹錫被貶后,并不見花謝而傷懷,睹葉落而興悲,反而激昂高歌,這種積極奮進精神是可貴的。一般地說,大凡持積極的人生態度的人不是悲秋而是贊秋,把秋視為成熟的季節,豐收的季節。陸游《秋聲》中說:“人言悲秋難為情,我喜枕上聞秋聲。”毛澤東同志在詞中亦稱“不是春光勝似春光,廖廓江天萬里霜”,都是認為“秋日勝春朝”的。
上一篇:《秋登宣城謝朓北樓·李白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秋野·杜甫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