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向年光有限身,等閑離別易銷魂,酒筵歌席莫辭頻。
滿目山河空念遠,落花風雨更傷春,不如憐取眼前人。
這首詞,抒發的是一種離情別緒,從中還可使人體會到某些人生哲理。
上片一開頭,“一向年光有限身”,說明人身的存在是極其短暫的,一剎那間就過去了。這是對歲月易逝、人生有限的惋嘆。下一句,“等閑離別易銷魂”,感情的波瀾更進一層,即在短暫的人生歷程中,再遇上最常見的離別之事,這就更容易使人傷心落淚了。惋惜之情,就更為深沉。第三句,“酒筵歌舞莫辭頻”,來一個轉折。既然人生有限,離別無常,那么,有酒筵、歌舞之類,也就不必推辭,還是逢場作樂、盡情享受吧。這實際是一種強自寬慰,企圖以此來排解無可奈何的悲愁。
下片的首句,“滿目山河空念遠”,與上片的“離別”緊相呼應。既然在眼前的只有“滿目山河”,說明我所思念的故人已經離別很遠,無法見到,想念也是徒然的了。緊接著,又是“落花風雨更傷春”。離別之苦,已自難堪,更何況風吹雨打,花落塵埃呢。“傷春”,固然是為春天的被摧殘而痛惜,更為人的被摧殘而痛惜。這兩句,感情的波瀾也是遞進式的。“空念遠”的“空”,說明心靈的創傷已是無可彌補,“更傷春”的“傷”,則是舊創傷又添新創傷,自然是加倍難受。而第三句,又是一個轉折。“不如憐取眼前人”,化用《會真記》中崔鶯鶯的詩: “還將舊來意,憐取眼前人。”既然故人已經遠遠離去,思念也是徒然;青春也已被摧殘,只是留著重重傷痕,在這悲愁何極、排解無方之際,百無聊賴,也只好強自寬慰,“憐取眼前人”吧。
這首詞,上下兩片,六個層次,作者所抒發的離情別緒,波瀾回環,甚為分明。
綜觀全詞,自“有限身”、“等閑離別”到“酒筵歌席”,自“空念遠”、“落花風雨”到“憐取”眼前之人,這種感情上的轉折,即自極度的傷感到強自寬慰的描寫,還往往會使我們引起種種聯想。在短暫的人生歷程中,誰都難免有傷心之事,失意之時,誰都難免有某些無法實現的愿望。究竟應該如何對待呢?從中似乎可以得到某些啟示。
上一篇:《浣溪沙·晏殊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浣溪沙·蘇軾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