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陽修
平山闌檻倚晴空,山色有無中。手種堂前垂柳,別來幾度春風。文章太守,揮毫萬字,一飲千鐘。行樂直須年少,尊前看取衰翁。
這是一首贈別詞。歐陽修的朋友劉原甫(敞)于宋仁宗嘉祐元年(1056)離京出守揚州,詞人賦此為他餞行。揚州是歐陽修曾經生活過的地方,他在慶歷八年(1048)從滁州調移揚州作知州事,在任所雖無突出治績,與維揚山水倒結下了不解緣。此番送友赴任,不禁勾起了他對維揚舊事的回憶。
詞的上片寫詞人對昔日游樂勝地的思念之情。首句即入回憶,平山堂是他任維揚知州時修建的,后來成為揚州名勝。據宋王象之《輿地紀勝》卷三十七記載: “平山堂,在州城西北五里,大明寺側。慶歷八年二月,歐公來牧是邦,為堂于大明寺庭之坤隅。江南諸山,拱列檐下,若可攀取,因目之曰平山堂。”詞一開頭就寫平山堂,足見詞人對它懷有深切的感情?!耙星缈铡憋@示平山堂突兀凌空的氣勢。由于平山堂“上據蜀崗,下臨江南數百里”(葉夢得《避暑錄話》卷一)的地理位置,登臨者都會有倚天凌空的感覺。首句極言平山堂突兀聳立的形勢,把讀者引入四望空闊的境界,為全詞奠定了豪邁疏放的基調。接著寫登上平山堂遠眺群山的感覺?!吧缴袩o中”,借用王維《漢江臨眺》詩句,描繪江南煙雨霏霏、山色空濛的景致,貼切自然??墒乔叭嗽獯司洌詾槠缴教酶艚娚剑灰擞小吧缴袩o中”之說,有人甚至以此譏誚歐陽修患“短視”。對此,蘇軾在《水調歌頭·黃州快哉亭作》一詞中引用此句為歐公解嘲:“長記平山堂上,欹枕江南煙雨,杳杳沒孤鴻。認取醉翁語,山色有無中?!碧K軾認為歐陽修此詞描繪江南煙雨中的山景,不但真實可信,而且有無限妙趣(參見《苕溪漁隱叢話后集》卷二十三引《藝苑雌黃》)。在晴日,登上平山堂憑欄遠眺,確實能領略到江南山色高遠空濛、似有若無的絕妙佳境。
三、四兩句接著寫昔日在平山堂的游樂活動。歐陽修在揚州任知州時,公事之暇,經常攜客游平山堂,還在堂前親植柳樹,人稱“歐公柳”。楊柳在古代經常與人們的別離連在一起,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。詞人在送別友人之際,很自然地想起平山堂親手種植的楊柳。詞人離別揚州已經八年,手植的垂柳也經歷了幾個春天,在春風化雨中茁壯成長。“別來幾度春風”,滿懷深情,豪放飄逸,既是問柳,也是問人,對維揚故人的關切和思念盡在不言之中。
詞的下片點到題目,由對揚州的回憶轉到對劉原甫的贊譽,稱道他超人的才華,豪邁的氣度。據《宋史·劉敞傳》記載,劉原甫才思敏捷,“立馬卻坐”,揮灑萬言,是不可多得的奇才。“歐陽修每于書有疑,折簡來問,對其使揮筆,答之不停手,修服其博。”(《宋史》卷三百十九《劉敞傳》)歐陽修對這位“揮豪萬字”的“文章太守”是由衷欽佩的。劉敞不僅才華橫溢,而且氣度豪邁,“一飲千鐘”四字傳神地描繪了劉敞豪爽疏放的神態氣質。這三句寫的雖是劉原甫,何嘗沒有詞人自己的影子,這里的“文章太守”,與《醉翁亭記》里“蒼顏白發”、襟懷豪逸的滁州太守的形象何其相似!
結尾二句由人及己,從贊頌劉原甫轉而現身說法,抒發自己的人生感慨?!靶袠分表毮晟佟本o承“一飲千鐘”而來,含有及時行樂的意思。古人常把飲酒與及時行樂連在一起,曹操《短歌行》就有“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”的詠嘆。歐陽修的人生態度是積極進取的,可是屢遭貶謫的仕宦生活,也使他產生了一些消極思想。他寫這首詞的時候已經五十歲,雖然由于仁宗對這位幾經流徙的老臣動了惻隱之心,把他擢為侍從寵臣,但是他已經鬢須蕭蕭,眼目昏花,宦海浮沉,流離困躓的痛苦深埋心底。值此送友赴任之際,他不由得發出惜時嗟老的感嘆: “尊前看取衰翁?!憋@得低沉,帶有暮氣,這是毋庸諱言的,但是它不是低微的嘆息,頹唐的呻吟,詞人對于自己的遭遇,既有牢騷不平,又能處以放曠達觀的態度。唯其如此,詞的結尾并不顯得消極頹唐,與全詞豪邁疏宕的基調還是相稱的。有了這兩句,反而起到跌宕頓挫的作用,增添了沉郁蒼涼的感情色彩。
這首詞表現了歐陽修疏放曠達的情懷,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宋神宗元豐二年(1079)四月,蘇軾自徐州移知湖州,途經揚州時曾登平山堂賦《西江月》詞云: “欲吊文章太守,仍歌楊柳春風?!北磉_了他對歐陽修的崇敬和向往之情。
全詞不尚詞藻,不尚寄托,不用典故,直抒胸臆,大開大合,具有清疏雋朗的藝術風格。馮煦說歐詞有“疏雋開子瞻”的一面,這首詞對東坡豪放詞產生了直接影響。
在古代,做官赴任是一件大事,歐陽修卻以詞為友人餞行,一反古人以詩送友赴任的做法,說明他對“詩莊詞媚”的傳統觀念已經有所突破。
《藝苑雌黃》: (歐陽修)《送劉貢父守維揚作長短句》云: “平山闌檻倚晴空,山色有無中?!逼缴教猛笾T山甚近,或以謂永叔短視,故云: “山色有無中?!睎|坡笑之,因賦快哉亭道其事云: “長記平山堂上,欹枕江南煙雨,杳杳沒孤鴻。認取醉翁語,山色有無中?!鄙w山色有無中,非煙雨不能然也。( 《苕溪漁隱叢話》后集卷二十三引)
“水流天地外,山色有無中”,王維詩也。權德輿《晚渡揚子江》詩云: “遠岫有無中,片帆煙水上”,已是用維語。歐陽公長短句云: “平山闌檻倚晴空,山色有無中”,詩人至是,蓋三用矣。然公但以此句施于平山堂為宜,初不自謂工也。東坡先生乃云: “記取醉翁語,山色有無中”,則似歐陽公創為此句,何哉?
(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)
功業文章不朽傳,閑情偶爾到吟邊。平山楊柳今依舊,風流太守五百年。(王僧保《論詞絕句》)
上一篇:《望海潮·柳永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木蘭花·張先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