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國詩詞鑒賞《張克俠·愿憑精爽獲戎衣》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昔年單騎出重圍,卷土仍揮上將旗。
一戰沂徐寒賊膽,長驅隨棗振軍威。①
睢陽誓死魂為厲,先軫如生元得歸。
此日中原遺憾在,愿憑精爽獲戎衣。②
【注釋】 ①沂 (yi)徐:今山東省臨沂市和江蘇徐州市。②精爽:精誠與豪氣。
【鑒賞】 本詩作者與張自忠將軍共事二十余年,1925年張將軍任學兵團長時,作者即擔任團副; 1929年張將軍任獨立第一師師長時,作者任該師參謀長; 1937年底,張將軍回五十九軍任軍長,作者也隨之任該軍參謀長; 一直到三十三集團軍參謀長,長期擔任將軍的得力助手。張將軍陣亡后,他萬分悲痛,寫下這首挽詩,紀念張將軍殉國三周年。
首聯“昔年單騎出重圍,卷土仍揮上將旗。”指將軍在 “七·七”事變中,臨危受命,留北平與日寇斡旋,忍辱待時。完成任務后,孤身一人,化裝潛逃,通過層層封鎖,回到第五十九軍擔任軍長。
頷聯“一戰沂徐寒賊膽,長驅隨棗振軍威?!鄙钋榛仡檹垖④姷妮x煌戰績。張將軍回五十九軍后,首戰淝水,旗開得勝,收復淮河北岸陣地,殲敵二千五百余人; 再戰臨沂,一晝夜行軍百八十里,與號稱鐵軍的板垣師團鏖戰半月,殲敵近萬人,將其擊潰,威震敵膽,板垣征四郎幾欲自殺; 徐州突圍,掩護八十萬大軍順利轉移。1939年隨棗會戰中,連戰連捷,先后殲敵六千余人,獲寶鼎勛章一枚,獎金七萬。軍威大振,相持半年多,敵人不敢妄動。
頸聯 “睢陽誓死魂為厲,先軫如生元得歸?!弊髡咭孟容F和張巡的歷史典故,以比喻張將軍赤膽忠心、以身報國的精神,抒發將軍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悲痛心情?!邦£枴?,今河南商丘。戰國時稱睢陽,唐改宋州置。至德二年 (757)安慶緒遣將攻城,張巡、許遠死守十月,江淮賴以保全,后因內無糧草,外無援兵,睢陽失守,張巡與部將南霽等同遭殺害?!跋容F”,春秋時晉國執政。采邑在原 (今河南濟源西北),也稱原軫。初為下軍之佐,后升為中軍元帥,掌握國政。城濮之戰,率軍大破楚軍。晉襄公元年擊敗秦軍于崤,旋與狄戰,沖入敵陣戰死?!霸保祟^?!蹲髠鳌べ夜辍罚骸?先軫) 免胄入狄師,死焉。狄人歸其元,面如生。”借以頌揚張將軍為國而死,雖死猶生。
尾聯 “此日中原遺憾在,愿憑精爽獲戎衣?!睆垖④娧硣m已三載,但遺恨尚在,立誓要化悲痛為力量,發揚將軍精忠報國的精神,永遠作個抗日軍人,堅決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去。
全詩樸實無華,情真意摯,將沉痛悼念、熱情贊揚與愛國激情交織熔鑄,給人以前仆后繼、奮勇戰斗的力量。
文章作者:李萱華
上一篇:愛國詩詞《程潛·總理赴桂林整軍北伐恭送紀盛》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下一篇:愛國詩詞《嚴復·戊戌八月感事》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