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與義
高詠楚詞酬午日,天涯節序匆匆。榴花不似舞裙紅。無人知此意,歌罷滿簾風。萬事一身傷老矣,戎葵凝笑墻東。酒杯深淺去年同。試澆橋下水,今夕到湘中。
靖康難后,詞人避難南奔,在顛沛流離中,國家之恨與日俱增,又逢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端午節,怎能不激起對汴京淪喪的無限傷慨!詞以“高詠楚詞酬午日”發端,緬懷屈原的高風亮節,寄托自己的國家哀思。用“高詠”兩字,起拍即使全詞充溢著一種悲奮之氣。“天涯”一句,承上啟下,說自己轉輾各地,一個又一個節令匆匆而逝,言外之意是說汴京陷落至今已頗有時日了,于是自然地引出“榴花不似舞裙紅”的往昔回憶。
五月榴花紅艷似火,燦爛奪目,但卻“不似舞裙紅”。從對比中寫出當日汴京盛況。它是對金人入侵前汴京醉生夢死、歌舞升平的虛假繁榮景象的形象概括。“無人知此意”緊承上句,強化了不堪回首的深沉痛切之感。詞人在《傷春》一詩中曾寫道: “廟堂無策可平戎,坐使甘泉照夕烽。”詞中“無人知”的“此意”,大概就是蘊含在“榴花不似舞裙紅”一句里的這種沉郁悲憤之情吧!這種故國之情在屈原自沉的日子里,自然更為激蕩難平,所以歌罷楚詞,慷慨悲昂之氣使滿簾為之生風。“歌罷滿簾風”與首句呼應,起到了深化全片感情的作用。
下片以“萬事一身傷老矣”起句,感情更為沉郁蒼涼,表現出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嘆。“萬事”既指故國不堪回首,也指自己顛沛流離、輾轉他鄉的種種愁苦之事。而一個“老”字,語重情深。家國多難,人臣應有所作為,但自己幾經滄桑,現已老矣。這表現了詞人對過去、對現在的無可奈何又無限傷感之情。但是人雖老了,心卻依然如“戎葵凝笑墻東”。“戎葵”,是葵類的一種,其花也有向陽特性。詞人以“戎葵”比喻自己愛國忠君之心,更用“凝笑”二字表示此心此情永不變易。兩句話,寫盡了失國孤臣的耿耿忠心和悲壯情懷。結拍三句以詞人酹酒于江,憑吊屈原作結,是“高詠楚詞酬午日”感情的進一步深化。這里言酒杯深淺與去年相同,亦是有感于政局而發。詞人舉杯酹江時,一種山河破碎、國難依舊的沉痛之情,不竟涌上心頭。“酒杯深淺去年同”,語淡意濃,為“試澆橋下水,今夕到湘中”涂上了悲涼沉郁的色彩。隨著滔滔江水奔流的已不僅是祭奠之酒,而是與屈原息息相通的愛國之淚了。
此詞以“高詠楚詞”起句,以酹江祭奠屈原結束,首呼尾應。通篇借屈原的愛國之情抒發自己的亡國之痛,情真詞切,氣韻沉郁,格調豪壯,頗具東坡風格。
上一篇:《臨江仙·晏幾道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二郎神·柳永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