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宗元
海畔尖山似劍铓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
若為化得身千億,散上峰頭望故鄉(xiāng)。
古人寫思鄉(xiāng)的詩歌浩如煙海,然而,像這首詩寫得那樣強烈,帶著那么濃重的凄楚、哀戚之情,卻似乎不很多見。如果我們將柳宗元這首詩和李白的思鄉(xiāng)名作《靜夜思》加以比較,我們就可以看出柳宗元這首詩感情的濃烈。李白的《靜夜思》和這首詩不僅主題相同,而且用同一韻部的韻腳。李白在俯仰之間、默思之中流露的是一種淡淡的鄉(xiāng)思;給人的感受就似乎是啜了一杯醇厚美酒所得到的微醺。而柳宗元這首詩,通過不尋常的想象,把鄉(xiāng)愁的悲哀以十分激越的狀態(tài)表現(xiàn),給人的感受則恰如喝了一杯濃冽的烈酒所受的強烈刺激。明人崔佑在《歸田詩話》中評論柳宗元這首詩時說:“讀之令人慘然不樂。”說的大概是這種意境給人的感受。
元和十一年柳宗元送弟弟宗一離開柳州時寫了《別舍弟宗一》一詩,詩中寫道:“一身去國六千里,萬死投荒十二年?!痹谶@種境況下,詩人內(nèi)心必然經(jīng)常涌騰起十分強烈的鄉(xiāng)愁。友人浩初和尚從賀州到柳州看望柳宗元,他們一同登山游覽;此時此刻,柳宗元刻骨的鄉(xiāng)愁就從心田漫溢而出。柳州附近的山峰,有如桂林的山峰一樣清秀挺拔。韓愈曾用“碧玉簪”來形容桂林的山,這一形象把桂林的山寫得晶瑩如碧玉一般,可愛極了。韓愈筆下這一形象完全可以移置于柳州的山峰的,柳州的山峰一如桂林山峰,同樣是十分秀麗可愛??墒牵?a href="http://www.tenkaichikennel.net/shiji/liuzongyuan/" target="_blank" class="keylink">柳宗元眼里這些山峰卻成了“劍鋩”;這一形象望之陰森,令人生畏。接下去詩人再以奇幻的想象,把這些劍铓似的山峰寫成處處在割斷人的愁腸,把意境渲染得近乎凄厲。這種凄厲的表達(dá)方式,反映出柳宗元鄉(xiāng)愁之深之痛。
后兩句,詩人繼續(xù)馳騁他的奇思幻想。他企盼著自己化成千百萬個身軀,全都分散地登上所有的山峰上眺望自己的家鄉(xiāng)。這是一種奇特的想象,這是一種幻化的心理方式,它十分生動地進一步寫出柳宗元鄉(xiāng)思之強烈,寫出柳宗元對故鄉(xiāng)深沉的愛,雖然,千百年來的讀者未必有柳宗元那樣的遭遇,但柳宗元對故鄉(xiāng)的強烈感情激動著千百年來的讀者。
我們在讀這首詩時,有一種獨特的藝術(shù)感受,在這首詩的意境里,我們只是隱隱約約地看見柳州周圍似劍铓般的山峰,除此之外,再也沒有別的景物了。這正是柳宗元這首詩的特色。也就是說這首詩所表現(xiàn)的是詩人情感上的波瀾,他情感上的波瀾涌激、噴發(fā),構(gòu)成了詩的意境,它所描繪的是柳宗元內(nèi)心世界的畫幅。詩中寫到的山只是激發(fā)他感情波瀾的引發(fā)劑;所以他所寫的山,也只是柳宗元內(nèi)心的山,是他內(nèi)心深處幻化了的山。因此,他對山的描繪只在人們情感上的認(rèn)同,而沒有在藝術(shù)形象上得到認(rèn)同,其原因正在于此。
上一篇:白居易《邯鄲冬至夜思家》古詩賞析與原文
下一篇:元稹《聞樂天授江州司馬》古詩賞析與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