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慎
高髻阿那長袖垂①,玉釵仿佛掛羅衣。
折得花枝向寶鏡,比妾顏色誰光輝。
【注釋】
①阿那:即“婀娜”,柔美多姿貌。陸機《擬青青河畔草》:“皎皎彼姝女,阿那當軒織。”
【評說】
本詩選自《中國畫家叢書》之《黃慎》(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版)。
作為造型藝術的繪畫,往往選取生活中最為精彩的一瞬,加以集中的表現和刻畫,形成固定的畫面。然而繪畫藝術的魅力不在于靜止的畫面本身,在這凝固之中還蘊含著動感,傳達出更多更豐富的生活畫面。黃慎筆下的仕女,頭發烏黑發亮,盤著高聳的螺髻,婀娜多姿,在羅衣的映襯之下益發精神。畫中不僅刻畫了人物外貌著裝的艷麗動人,更暗現出她的舞姿;讓讀者去聯想生發,極富情趣。何以見得?我國自古就有“纖腰長袖”、“長袖善舞”的說法(《韓非子·五蠹》),柔軟的腰肢,長長的袖子,再加上拖曳及地的裙裾,舞姿輕盈優美,變化多端,正如白居易筆下的《霓裳羽衣舞》這樣寫道:“斜曳裙時云欲生。”畫中女子剛剛舞罷一曲,未及整頓;再看髻上插戴的玉釵,早已松動搖晃,幾欲墮地,又仿佛要掛在羅衣之上。一曲終了,舞者抓住這一過拍的空隙,照衣前后鏡,整理一下衣飾,順手折得一枝鮮花,面對寶鏡,斜插于發間,倒是煞費了一番心思。爾后,她便沉浸于自我陶醉之中,心中暗問,花兒雖美,但比起“我”的顏色美貌,孰優孰劣,不說自明。畫中人物的神態和心理變化,在詩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現,與畫面的完美結合,的確令人產生萬般遐思,超溢了畫像本身,更看出畫外之象,象外之意。
上一篇:《題玫瑰》題畫詩賞析
下一篇:《題看泉聽風圖》題畫詩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