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熙
雨后龍孫長①,風前鳳尾搖②。
心虛根柢固,指日定干霄③。
【注釋】
①龍孫:筍竹之別稱。張淏《云谷雜記·竹之異品》:“辰州有一種小竹,曰龍孫。”又梅堯臣《韓持國遺洛筍》詩:“龍孫春吐一尺芽,紫錦包玉離泥沙。” ②鳳尾:狀竹葉。③指日:屈指可數的日子,指日可待。干霄:直沖云霄。
【評說】
本詩選自戴熙《習苦齋畫絮》。
戴熙(1801—1860),清代畫家,字醇士,號鹿床、井東居士、莼溪、松屏、鹿林居士,浙江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清道光十二年(1832)進士,任翰林,官至兵部侍郎。后告病歸故里,主講崇文書院。太平軍攻入杭州,自盡而亡。詩文、書畫、冶印等均有較高修養和水平,與湯貽汾并稱為“湯戴”。山水初學王石谷,后喜臨奚岡,亦寫竹石小品及花卉、人物。著有《習苦齋詩文集》、《習苦齋畫絮》等。代表畫作有《秋林遠岫圖》、《小棲云亭圖》等。
松竹梅蘭等傳統題材的題詠,往往多用“比德”,借以表明志節,戴熙的這首《題畫竹》則在詩中抒寫一種人生哲理,這在歷代題畫詩中還是少見的。春風春雨,像催生新的生命,萬物欣欣然,雨后的龍孫竹筍紛紛冒出地面,茁壯成長,一直沖干云霄。清風過后,竹葉搖曳多姿,在月光下留下它動人的身影。這一切,令古往今來的文人騷客嘆賞不已。要想有竹的這一輝煌,只有兩個秘訣,就是:虛心和根底牢固。詩的第三句就此申發,轉以喻人,作者認為,只要有了虛心的品格和扎實的學問,是一定會做出一番事業,令人敬仰相看的。
上一篇:《題畫竹》題畫詩賞析
下一篇:《題畫米山》題畫詩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