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《吳嘉紀·鄰翁行》原文賞析
鄰翁皓首出門去,慟哭悔作造船匠。伴無故舊囊無錢,此去前途欲誰傍?聞道沿江防敵兵,造船日夜聲丁丁;工師困憊不得歇,張燈把炬波濤明。監使還嫌工弗速,如霜刀背鞭皮肉;肉爛腸肌死無數,拋卻潮邊飽魚腹。力役人稀大將嗔,遠近嚴搜及老身;眼看同輩死亡盡,衰羸焉有生歸辰?回望故鄉妻與子,蕭蕭落木西風里;爨下連朝方斷炊,柴門寂寞無鄰里。常憑微技日圖存,微技誰知喪一門!君不見船成蕩漾難舉步,千檣萬棹蘆灘住。增金急募駕舟人,有司又派江南賦。
此詩與《江邊行》可稱為姊妹篇,《江邊行》寫交納造船木之苦,此篇寫造船之苦,造船匠們的悲慘遭遇,亦為感軍輸之災而作,當與《江邊行》同時而作。
“鄰翁皓首出門去”四句寫鄰翁辭家去造戰船。這位白發造船匠是悲愴地哭著走的。他為什么哭?后悔此生作了造船匠,這把年紀還得離妻別子去服勞役。他感到孤苦、凄涼,往日一起勞作的伙伴一個也沒有,囊中又空空如也,前程難卜。他是懷著如此悲苦的心情走的,豈能不慟哭?他的哭造成凄楚的氛圍,一開篇便為全詩定下悲劇的基調。
“聞道沿江防敵兵”八句敘述江邊造船匠的悲慘遭遇,字字皆血。詩人歷數了造船匠遭受的三重災難:一是造船日夜不能停,工師們晝夜勞作,疲憊不堪;二是監使的鞭打,三是饑餓。三重災難奪去了無數船匠的生命。詩人以短短八句話描寫了一幅震懾人心的慘景,困乏疲憊、饑腸轆轆的工師們,打著火把日夜不停地勞作,背后監使們揮著明晃晃的大刀,用刀背鞭打他們,江邊死尸槎丫,喂飽游魚。此情此景,令人肝膽俱裂,慘不忍睹。正因為此,鄰家老翁慟哭,“悔作造船匠”。
“力役人稀大將嗔” 四句倒敘鄰翁被抓的原因。造船匠都被折磨死,船尚未完工。官吏又在沿江一帶嚴加搜查,壯勞力早已抓盡,便抓老翁。造船是一種強度很大的勞動,不僅需要技術,而且需要體力和精力,老者難勝。因而老翁被抓后便想到: “眼看同輩死亡盡,衰羸焉有生歸辰?”此處老翁的心理活動與開頭的心理活動“慟哭悔作造船匠,伴無故舊囊無錢,此去前途欲誰傍”相呼應,點明其慟哭的根本原因,他的哭是與家人訣別,是對清廷的控訴,控拆他們的殘忍、暴虐,抓工連老弱也不放過,人們還怎么活下去?
“回望故鄉妻與子”四句從老翁和工匠的悲劇拓展開去,透過老翁的眼睛,描繪出整個船鄉的慘淡景象,蕭瑟秋風里只見落木敗葉,不見炊煙,人跡幾絕,滿目凋殘。這是工匠悲劇的回響,這個回響擴大了詩的容量,加深了詩的表現深度和悲劇效果。
“常憑微技日圖存”六句悲嘆重重勞役給江南人民帶來的災難。清王朝的統治者起家塞北,善騎獵,不習水性,而江南水鄉,造船駕舟為其所長,因此造戰船靖海防,需江南人。江南船匠原本賴以為生的一技之長,如今已成遭禍之由,造戰船毀滅了船鄉。船造出來,清兵又不會駕駛,還要去江南抓舟人,簡直是要毀滅整個江南。詩人馳騁想象,推此及彼,將悲劇由船鄉推及大江以南,抒發了詩人的無限憤懣。
詩以其概括性強,語言洗煉,而不便作心理描寫。但此詩用高度概括、精練的語言,成功地描述老翁的內心活動。“慟哭悔作造船匠,伴無故舊囊無錢,此去前途欲誰傍”,這是老翁辭家前的內心獨白,當時他的心情很復雜,有悔,有怕。詩人只用兩句話便描繪得惟妙惟肖,為下文描寫船鄉的苦難埋下伏筆。
詩人運用層層擴展,步步加深的方法,逐漸擴大描寫范圍,增加表現深度,從鄰翁始,進而寫所有工師的遭遇,從工師又擴大到工師的家庭,乃至船鄉民眾,又從船鄉推及江南百姓,于層層深廣的描寫中寓其愍亂之情。
上一篇:古詩《曹學佺·送陳民部出守思州》原文賞析
下一篇:古詩《黃遵憲·都踴歌》原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