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慎
一臥清波老釣徒,故人夜雨憶三吳①。
大江東去成天塹②,處處深山叫鷓鴣③。
【注釋】
①三吳:古地名,泛指江南一帶。《水經注》卷四○以吳興、吳郡、會稽為三吳。《通典》卷一八二以吳郡、吳興、丹陽為三吳,而《名義考》卷三則以蘇州、潤州、湖州為三吳。②天塹(qian):險要而不易越過的江河。③鷓(zhe)鴣(gu):鳥名,俗象其聲曰:“行不得也哥哥”。
【評說】
本詩選自天津藝術博物館藏黃慎《垂釣圖》題詩,又見于南京博物院藏《雜畫》冊頁之《滄波釣叟》。
平淡乃詩中一格,平淡中見閑靜,體現出畫家的心意,正是這首題畫詩的最大特色。
蒼山螺髻,秀美婀娜,綠水幸自繞,清澈明媚,微風習習,水面泛起層層漣漪,一切盡顯靜謐悠閑。與此相應,一葉扁舟橫陳,悠然漠然。《莊子·列御寇》有言: “巧者勞而知者憂;無能者無所求,飽食而遨游。泛若不系之舟,虛而遨游者也。”畫家對此也許深有體會,表明自己雖懷知者之憂,但自愧無能,又不茍合于世,遂有悠然無為之志,恬然歸隱。舟子橫陳,人亦躺臥,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,真正體現了“扁舟不系與心同。”(韋應物《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》) 閑來無事,忽而想到垂釣,至于有無收獲,則非我所關注,關鍵在于體驗那種遠離塵囂的清靜,這從畫中“臥釣”的舉止中就能明確感受到。漁者之樂何處可尋?惟有“三吳”,令人企羨,由此更引起了雨夜對舊友的思念之情,所憶不僅有友情,更有向往期盼之念。人非草木,孰能無情?對朋友,畫中漁者也心存掛念,卻無法前往,只有寄言東去的江水,帶去思念和祝福,因為無奈此處荒僻,遠去城市,且有天塹之隔。更那堪空山深處,傳來陣陣鷓鴣聲:“行不得也哥哥!行不得也哥哥!”陣陣鳴聲劃破長空,漾于幽谷,更在“我”的心頭回蕩,唯此凈土,方能托身,脫去塵世羈絆,潔身自好。詩至結束,畫家的理想境界得到了集中而深刻的展現。
上一篇:《題吹香照眼圖冊頁》題畫詩賞析
下一篇:《題大年小景二絕(其一)》題畫詩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