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
粉壁為空天,丹青狀江海。
游云不知歸,日見白鷗在。
博平真人王志安①,沉吟至此愿掛冠②。
松溪石磴帶秋色,愁客思歸坐曉寒。
【注釋】
①真人:道家稱“修真得道”或“成仙”的人為真人。②掛冠:辭官。《后漢書·逢萌傳》:“解冠掛東都城門,歸,將家屬浮海,客于遼東。”
【評說】
本詩選自陳邦彥《歷代題畫詩類》卷七、《全唐詩》卷一八三。
博平,地名,唐代博州有博平縣,故址在今山東聊城。王志安,不詳。少府,縣尉的別名。粉圖,繪于粉壁上的圖畫。李白往觀王志安宅壁上的山水粉圖,感發興會,題寫此詩,寄托自己放形江湖之志。
這首題畫詩采用體式較為活潑自由的雜言短古體,前四句五言,描繪粉圖之山水景色。粉白的墻壁上,用顏色描繪著江海。畫上的游云,永遠停留在一個地方,故云“不知歸”;白鷗永遠停留在天空,故云“日見白鷗在”。詩人在寫景時,不經意地點出了繪畫藝術的特征。后四句七言,抒寫自己思歸之情。寫自己思歸,先用王志安逗起、襯托。修真得道的王志安,面對著粉壁上的山水圖,沉思低吟,興起辭官歸隱的念頭。我這個“愁客”,面對畫面上晚秋的松溪山路,也不由得興起思歸東魯、坐觀泉石、遨嘯終日的情思。此詩先寫畫面山水景色,再寫觀畫感慨,表達歸隱之情,這種題畫詩,尤其是題寫山水畫詩的模式,對后代影響很大,寫作的人很多,幾乎成為一種常見的模式。
上一篇:《觀伯時畫馬禮部試院作》題畫詩賞析
下一篇:《觀葉生畫花》題畫詩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