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去長安萬余里,故人何惜一行書。
玉關西望堪腸斷,況復明朝是歲除。
懷人之作,多如牛毛。要在無數高手千萬遍精心掘撿過的土地里挖出與眾不同的寶藏來,實比登天還難。這首寄友詩能另辟蹊徑,為我們提供一些新穎的藝術營養,因而可貴。
懷念親友,是生活中的普遍現象。既是懷念,當然以寫說不盡的相思、愛慕為是,豈能以怨恨對方入詩?殊不知感情是復雜的。比如懷人至極,常常抱怨他們連一封信也不寫,這大約是人人都可能有過的體驗。這時的抱怨,其實是最相思的表現。可惜,很少有人把這種司空見慣的生活細節反映到詩文中來。此詩第二句“故人何惜一行書”別出心裁,把這種情緒攝入詩作,而且寫得那么直率、樸素、自然、通俗,是誰讀到也會產生共鳴的。值得注意的是,句中用“何惜”問被懷念的李主簿(名不詳,主簿是官職名),其實,哪有為可惜自己的幾個字而不給朋友寫信的道理呢?這一問,從側面揭示了李主簿也在思念詩人,只是無緣寄書的實際,詩中懷友的主題因而變得更加豐富。又,“一行書”極言書信之短,含有李主簿哪怕是寄“一行”字來,也是對作者莫大安慰的意思。就是這么很平常、很簡單的三個字,卻深刻體現了詩人的真摯友情。
故人堪念,又值歲除,“每逢佳節倍思親”么!能不腸斷?!然而,這些只是“堪腸斷”的部分原因。寫這首詩的時候,詩人身在玉關(即玉門關,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北的小方盤城),李主簿遠在長安。看詩中“東去長安萬余里”、“玉關西望堪腸斷”兩句,在傷無緣相見的同時,分明又在感慨自己:身在絕域,舉目無親,歲末四望,唯見黃沙白雪,寒氣逼人,邊聲催淚,得無感觸?宋顧樂《唐人萬首絕句選》評云:“去國萬里,日月不留,其斷腸蓋有故,非止望故人一札也。極似平淡,然正含意言外。”詩篇把得不到故人來書之外的、更叫人難堪的情思隱藏在字面之后,讀者經過細細品嘗,才能領悟其中的言外之意,這又是此詩的另一可貴之外。
上一篇:杜甫《絕句漫興九首(其三)》古詩賞析與原文
下一篇:岑參《趙將軍歌》古詩賞析與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