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韋莊·歸國遙》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
金翡翠,為我南飛傳我意;“罨畫橋邊春水,幾年
花下醉。” 別后只知相愧,淚珠難遠寄。羅
幕繡幃鴛被,舊歡如夢里。
此是追憶舊歡之詞,見于《花間集》。此詞之前,尚有另一首《歸國遙》,從內容看,當屬同一組。詞云:“春欲暮,滿地落花紅帶雨。惆悵玉籠鸚鵡,單棲無伴侶。南望去程何許?問花花不語。早晚得同歸去,恨無雙翠羽。”詞人希望向南飛到所愛之人身邊,然后一同歸去,但恨身無羽翼,欲去而不能。于是只有托之于信使。本詞開頭“金翡翠,為我南飛傳我意”,即由此而來。“金翡翠”即青鳥,是神話中西王母的使者。隋薛道衡《豫章行》詩:“愿作王母三青鳥,飛去飛來傳消息。”韓愈《華山女》詩: “仙梯難攀俗緣重,浪憑青鳥通丁寧。”李商隱《無題》詩:“蓬山此去無多路,青鳥殷勤為探看。”都用了這個富于浪漫色彩的典故,此詞亦然。下面兩句,便是傳信的內容。罨畫,是雜彩色畫,這里是形容風景。元稹《劉阮妻》詩中亦有“罨畫樓臺青黛山”之句。這兩句是說:在那風景如畫的春水橋邊,花前月下,你我曾共同度過幾年如癡如醉的甜蜜時光。這兩句只是對過去生活的一段回憶,并沒有直接點明所“傳”之“意”,而所“傳”之“意”自在言外,且更加蘊藉含蓄。
昔日如此,今日如何呢? 可謂花殘月缺,人去樓空。自己作為一個男子,不能實現與所歡生生死死永不分離的盟誓,實在是問心有愧。但自己是迫于無奈,身不由己,現在天各一方,又如何能向所歡表明自己的心跡? “淚珠難遠寄”所寫的正是這種心情。本來,所寄者為信,最多只能說淚跡斑斑的信,至于“淚珠”如何能寄得? 但平面的“淚跡”一旦化為立體的“淚珠”,就使讀者仿佛看見一雙愁眼的淚光在信箋的字里行間晶瑩閃爍,何等動人! 此句與杜甫《得廣州張判官叔卿書,使還以詩代意》中“卻寄雙愁眼,相思淚點懸”二句真有異曲同工之妙。所歡雖不可近,甚至連淚珠也無法相寄,但自己對所歡卻是“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”。每天夜晚,陪伴我的,只有我們同棲共宿過的羅幕、繡幃、鴛被,睹物思人,追憶舊的歡情,仿佛是做了一場夢。昔日是畫堂生春,韶光無限,今日卻是香銷燭冷,幃幕無言低垂。特別是錦被上那依然綠水紅衣、相對而浴的鴛鴦,更使詞人相形之下,倍覺孤獨凄涼,真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慨。
此詞追憶前情,愧悔交并,似有難言之隱。相傳韋莊有一寵姬,后為蜀主王建奪去,韋莊雖追念不已,然亦無可奈何。有人說本詞即為此而作,當屬可能。
上一篇:《柳永·引駕行》愛情詩詞賞析
下一篇:《朱彝尊·憶少年》愛情詩詞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