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題 解】
此詞是作者青年時期的作品,追敘了一次去溪亭游覽、日暮醉酒、盡興而歸的歡樂情景,表現了她熱愛大自然、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活潑開朗的性格。
【注釋翻譯】
鑒賞分析
這是一幅大自然的美麗畫圖,描繪詞人一天去溪亭游覽,飲酒觀景,直至日暮才興盡而歸。詞中亭臺、小溪、流水、夕陽、醉人,誤入碧水池中藕花世界,詩情畫意,躍然紙上,形象可感,妙趣橫生,讀來令人贊嘆不已。
“常記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歸路。”詞一開頭,以“常記”二字起領,說明所敘的是往事的回憶。這兩句著重交代往事發生的時間、地點和起因。一個“常”字還暗示這件往事留給人的印象不可磨滅,難以忘懷,值得時時回味。至于難以忘懷的具體情景,沒有直接寫出,而用“沉醉”到“不知歸路”的程度,讓讀者去想象那憨直的情態?!芭d盡晚回舟,誤入藕花深處”接著寫“不知歸路”的奇異景象。在沉醉未醒、意態朦朧之中,任“回舟”蕩漾,不知不覺又“誤入”一個新天地:斜陽映照的湖面,藕花亭亭,荷葉田田,清香飄溢。這幽美適意的境界,使人愛,使人醉,使人流連忘返,又怎舍得讓“回舟”早早地去喚醒游人、尋路而歸呢?正在這進退不便、左右為難之際,詞人即從醉意迷蒙之中驚醒。“爭渡,爭渡,驚起一灘鷗鷺”便寫醒后渡“回舟”的有趣境況。還想在這藕花世界流連欣賞,但已暮色蒼茫;要想蕩出這“藕花深處”,卻又無路可通。在焦急中,情不自禁地發出了“爭渡,爭渡”(“怎么渡,怎么渡”)的呼聲。不料,這幾聲婉轉的“爭渡”,卻驚動了棲息于湖邊的水鳥,“呼啦”一聲,騰空而飛。暮色蒼茫的天空,突然出現一群雪白的鷗鷺,與湖面碧綠的蓮葉、火紅的芙蕖交相輝映;寧靜的湖面上空,突然奏起人聲、鳥聲和水聲的交響樂章。這是一種多么動人心弦、令人陶醉的境界?。?/p>
作為一首景物詞,它不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贊美表現了自己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,而且通過自然美,表現了人情美和人性美。在這首《如夢令》中,詞人用自己的感情、自己的思想,給大自然景象添加生氣,賦予大自然以詩情畫意和勃勃生氣。在對這大自然景色的贊美中,滲透著李清照熱愛自然、熱愛生活、熱愛美好事物的性格特征。同時,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的自然景色,又能給讀者以清新的美的享受,令人感到賞心悅目。
這首詞不僅意境令人向往,而且語言自然樸質,格調清新。全篇33個字,沒有一個描繪色彩的字,但整個畫面卻色彩艷麗:藕花紅,荷葉綠,湖水藍,鷗鷺白,意趣盎然,美不勝收。詞中所用的都是通俗的常用語言,明白如話,卻又流轉如珠,看似信手拈來,卻是功力獨到。《遠志齋詞衷》評李清照詞能用“淺俗之語,發清新之思”,不為過譽。
上一篇:夸父逐日
下一篇:如夢令(昨夜雨疏風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