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公望
夏山煙雨
雨氣薰薰遠近峰①,長林如沐晚煙濃。
飛流遙落疏鐘斷,石徑何來駐短筇②。
秋山樓閣
杰閣逶迤秋色老③,霜林掩映暮峰橫。
居人自有閑中伴,坐對飛流意不驚。
【注釋】
①薰薰:煙氣。②短筇(qiang):短竹杖。③逶迤:彎彎曲曲、連綿不斷的樣子。秋色老:化用李白《秋登宣城謝朓北樓》:“人煙寒杜柚,秋色老梧桐。”
【評說】
本詩選自顧嗣立《元詩選二集·大癡道人集》。
黃公望除題詩外,還有題識,云:“李咸熙畫,清遠高曠,一洗丹青蹊徑,千古一人也。今見善夫先生所藏十冊,不覺心怡神爽,正如離塵壒而入蓬壺矣。 賞玩之余,并賦十詩。”善夫先生所藏李成畫,共十幅冊頁,黃公望每圖題一詩。李成的真跡,早已散佚,傳世很少,宋代米芾便有“無李論”(《畫史》)的說法,善夫收藏這十冊李成畫,未見之于歷代著錄,幸賴黃公望題詩,得以窺見其整體風貌,因此黃詩具有極大的文獻價值。
黃公望的山水畫,主要地繼承五代宋初董源、巨然一派的藝術傳統,他在《論畫山水》中說:“作山水者必以董為師法,如吟詩之學杜也。”然而,他對宋代最負盛名的山水畫家李成,也頂禮膜拜,悉心學習?!缎彤嬜V》卷十一:“凡稱山水者,必以(李)成為古今第一?!蓖醣僦稘瞥匮嗾勪洝肪砥咴疲骸?李)成《平遠寒林》,前人所未嘗為,氣韻瀟灑,煙林清曠,筆勢穎脫,墨法精絕,高妙入神,古今一人?!秉S公望曾觀賞、揣摩過許多李成畫,學習其構圖、布景、筆法,今傳之《李成寒林圖》、《李咸熙秋嵐凝翠圖》、《李營丘真跡次俞紫芝韻》諸詩,可以證明。他題詠李成所畫十冊,正反映他敬欽、師法李成的心儀。這里選錄二首,加以評說。
《夏山煙雨》這首題畫詩重在再現畫面景物和清曠之畫境。夏日雨后,煙氣山嵐浮動,遠山近峰時隱時現,姿態多變;樹木像被雨水沖洗過,蒼翠清潤,詩人用一“沐”字,非常準確精煉,表現出“夏山蒼翠而欲滴”(《林泉高致》語)的氣韻。遠處飛流直瀉,聲響崖谷,隔斷了寺院里的疏鐘聲。結句,寫一老翁拄著短筇,佇立在石徑上,面對煙嵐輕動、林木清潤的美景,盡情享受夏山清曠之美。《宣和畫譜》論李成畫說:“所畫山林藪澤,平遠險易,縈帶曲折,飛流、危棧、斷橋、絕澗、水石——風雨晦明、煙云雪霧之狀,一皆吐其胸中而寫之筆下。”這幅《夏日煙雨圖》,體現出咸熙所追求的美學理想,而黃公望的題詩,正好集中到咸熙畫的美學特征上來。
《秋山樓閣》這首詩與前詩的寫法不一樣。上半首寫畫面景物,下半首發表觀感。黃公望先從畫面落筆,“杰閣”,寫高聳雄偉的樓閣;“逶迤”,寫連綿群山;“秋色老”,寫秋深,首句迅即著題,寫完題面“秋山樓閣”之意。次句緊承,進一步生發“秋色老”之意,經霜的林木,色彩斑斕,暮靄掩映,更增添了無窮的秋意。畫面上平遠霜林之景,表現明凈清曠的畫境,呈現出清麗秀潤的風格。詩人由此而發出觀畫的感慨,他說居住在秋山樓閣里的人,閑逸無事,自有周遭景物和誘人秋色作伴侶,尤其是對面懸崖上的飛瀑,更令人心曠神怡。這種感慨,論中帶敘,議與景合,不落言詮,頗有情致,自然是題畫詩中的高格。
上一篇:《題李成寒林圖》題畫詩賞析
下一篇:《題洞庭東山圖》題畫詩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