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[正宮·塞鴻秋]“功名萬里忙如燕”(薛昂夫)》原文|翻譯|賞析|釋義
功名萬里忙如燕,斯文一脈微如線。光陰寸隙流如電,風霜兩鬢白如練。盡道便休官,林下何曾見,至今寂寞彭澤縣。
見于元楊朝英輯明抄本《陽春白雪》后集卷一。本曲命意在于諷刺那些醉心宦途、追逐利祿的文人。傳統文化模鑄了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,而仕與隱、入與出,“兼濟天下”與“獨善其身”正是中國知識分子人格結構中相互聯系和補充的兩個側面。但是,在不少靈魂為世俗的汁液所朽蝕的文人那里,“兼濟天下”演變為競逐官場的代名詞,林泉高致則淪落為蠅營狗茍的遮羞布。本曲作者以犀利的筆觸鞭辟入里地刻畫出了這類文人的丑態。成功地運用對比手法是本曲藝術表現上的顯著特點。首二句以“忙如燕”與“微如線”構成對比,既寄寓了對斯文蕩盡、人心不古的無窮感慨,更活畫出追名逐利者的碌碌之狀。次二句以時光如電與“風霜兩鬢”對比,時光如白駒之過隙,人們理當把握住每一個瞬間,或建立不朽功績于社會,或體味生命真諦于自然,然而,追名逐利的文人們卻在愚昧的爾虞我詐中徒染霜鬢,從而突現出他們碌碌終生的可悲情狀。緊接著又以追名逐利者自身的言行矛盾構成對比,表面上競標高蹈、無意仕途,實則百計鉆營、樂此不疲,從而入木三分地暴露出他們的虛偽。末句既是前二句的邏輯延伸,又暗以“寂寞”與首句的“忙如燕”遙相對比,巧妙地傳達出作者的褒貶態度。通過層層對比,成功地勾勒出追名逐利的文人可憐、可悲亦復可憎的面目。
上一篇:《[正宮·叨叨令]道情(四首之一) (鄧玉賓)》原文|翻譯|賞析|釋義
下一篇:《[正宮·塞鴻秋]“門前五柳侵江路”(鄭光祖)》原文|翻譯|賞析|釋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