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游《登灌口廟東大樓觀岷江雪山》原文與賞析
陸游
我生不識柏梁、建章之宮殿,安得峨冠侍游宴?又不及身在滎陽、京、索間,擐甲橫戈夜酣戰(zhàn)。
胸中迫隘思遠游,溯江來倚岷山樓。
千年雪嶺欄邊出,萬里云濤坐上浮。
禹跡茫茫始江漢,疏鑿功當九州半。
丈夫生世要如此,赍志空死能無嘆?
白發(fā)蕭條吹北風,手持卮酒酹江中。
姓名未死終磊磊,要與此江東注海。
這首七言古詩為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晚年所作。抒發(fā)了詩人不甘一生默默無為、強烈希求建功立業(yè)的思想。陸游生活的時代主要在南宋,當時政治黑暗,朝廷軟弱無力,民族矛盾十分尖銳,金人南下,侵吞了南宋大片河山。面對這樣的局勢,詩人陸游憂心忡忡,雖為一介文士,卻幾次想投筆從戎,親身參加到收復失地的戰(zhàn)斗中。但他直到晚年也沒能看到宋朝重新統(tǒng)一,因而抱恨終身。陸游的經(jīng)歷與抱負在他的很多詩詞中都反映出來。在這首詩中同樣體現(xiàn)了詩人的苦悶與理想。
開首四句,詩人大量地運用典故,感嘆自己生不逢時,沒有趕上建功立業(yè)、有所作為的大好時機。第一聯(lián)意指: 西漢到了武帝時代,疆土得到更大范圍的開拓,軍隊連戰(zhàn)告捷,戰(zhàn)勝了來犯的匈奴,國內(nèi)相對來說較為穩(wěn)定,國力大增,漢武帝時期確為中國封建王朝中較為強盛的時代。陸游感嘆自己不能戴著高冠追隨于武帝左右,抒發(fā)了不遇明主的苦悶。第二聯(lián),詩人喟嘆自己沒有建功立業(yè)的機會。追憶古時,楚、漢相爭,天下事紛紛難定,英雄揮甲橫戈,何等的淋漓痛快! 然而陸游生活的時代,金人強橫,步步南進,懦弱的南宋王朝賠金割地,仍然朝不保夕。撫今追昔,詩人向往真刀實槍的酣戰(zhàn)。坐視祖國淪亡,內(nèi)心充滿無法言說的苦痛。這四句真實地暴露了詩人悲憤、憂愁和企望實現(xiàn)自己不凡抱負的心境,具有先聲奪人的氣勢,對讀者有強烈的感染力。
第三、四聯(lián),說明詩人為何“來倚岷山樓”以及登樓的觀感。詩人胸中積蓄了太多的憂憤,無法渲泄,強烈的情緒令他渴望遠游,于是渡過岷江登上岷山樓。憑欄望去,山嶺的積雪千年不化,置身于萬頃云海之上,視野開闊。空曠靜寂的環(huán)境非但沒能緩解詩人郁悶的情緒,相反,“千年雪嶺”、“萬里云海”更令詩人感到人生雖短暫、渺小卻寶貴,思緒再次從眼前的景物蕩開,回復到對人生意義的思考。
第五、六兩聯(lián),由眼前的岷江聯(lián)想到大禹治水的赫赫功績,表達了詩人不甘于“赍志空死”,默默無聞。大禹治水,造福九州,在陸游心目中,認為禹的所作所為是一個大丈夫?qū)W習的典范。轟轟烈烈地干一番事業(yè),正是每一個熱血男兒所渴求的,誰甘心于一生無所作為、老死牖下呢?
第七、八兩聯(lián),描畫出一個堅強豁達、具有堅韌毅力的老者形象。北風掠過稀疏的白發(fā),他對著滔滔江水酹酒立誓: 大丈夫光明磊落,不甘于淡泊虛無,寧愿讓自己化作江水的一部分,奔騰激湍,東流入海。這兩聯(lián)寫詩人雖年事已高,但雄心猶在,壯志不已,并沒有因為一生坎坷、遭遇挫折而悲觀失望、垂頭喪氣。
全詩氣勢恢宏,豪宕壯激。雖題為“觀岷江雪山”,實際上多為借景抒情,抒發(fā)了詩人對時事的不滿和慨嘆自己生不逢時、無法實現(xiàn)偉大的抱負。但詩人并不因此頹唐悲觀,仍然滿懷豪氣,達觀地看待人生。讀罷全詩,讀者仿佛看到一個面呈悲郁之色、又豪氣干云的白發(fā)陸游立于紙上。
上一篇:鐘惺《登泰山玉皇頂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智舷《登石筍矼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