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詞鑒賞·《霓裳中序第一(丙午歲)》
丙午歲,留長沙,登祝融①,因得其祠神之曲,曰黃帝鹽,蘇合香②。又于樂工故書中得商調霓裳曲十八闋③,皆虛譜無辭。按沈氏樂律④“霓裳道調”,此乃商調。樂天詩云:“散序六闋”⑤,此特兩闋,未知孰是?然音節閑雅,不類今曲。子不暇盡作,作中序一闋傳于世。予方羈游,感此古音,不自知其辭之怨抑也。
亭皋正望極,亂落江蓮歸未得,多病卻無氣力。況縱扇漸疏,羅衣初索。流光過隙,嘆杏梁⑥、雙燕如客。人何在,一簾淡月,仿佛照顏色。
幽寂,亂蛩吟壁。動庾信,清愁⑦似織,沈思年少浪跡。笛里關山,柳下坊陌⑧。墜紅無信息,漫暗水,涓涓溜碧。漂零久,而今何意,醉臥酒壚側⑨。
【注釋】
①祝融:衡山有七十二峰,祝融為主峰。
②黃帝鹽、蘇合香:陳田夫《南岳總勝集》:“獻迎神曲……三獻:蘇合香,黃帝炎、四朵子。”黃帝炎即黃帝鹽。
③霓裳曲十八闋:《齊東野語》:“修內司所刊混成集,……古今歌曲之譜,靡不具備。載霓裳一曲,凡三十六段。”王國維《唐宋大曲考》:“每遍二段,則三十六段即十八遍。”
④沈氏樂律:沈括《夢溪筆談》有《樂律》一章。
⑤散序六闋:白居易和元微之《霓裳羽衣歌》云:“散序六奏未動衣,陽臺宿云慵不飛。”《碧雞漫志》:“霓裳第一至第六疊無拍者,皆散序故也。”
⑥杏梁句:燕子春來秋去,故曰如客杏梁,司馬相如《長門賦》:“刻木蘭以為榱兮,飾文杏以為梁。”
⑦庾信清愁:庾信有《哀江南賦》、《傷心賦》。
⑧柳下坊陌:《續傳燈錄》:“諸佛出興隨緣設教,或茶坊酒肆,徇器投機;或柳巷花街,優游自在。”
⑨醉臥壚側:《世說新語·任誕》:王戎與客過黃公酒壚,謂客曰:“吾與叔夜嗣宗酣飲此壚。自嵇、阮亡后,視此雖近,遂若山河。”壚,壘土為之,以居酒甕。
【評點】
江順治《詞學集成》:白石才子之詞,稼軒豪杰之詞。又:白石詞幽韻冷香,令人挹之無盡。擬諸形容,在樂則琴;在花則梅也。
俞陛云《唐五代兩宋詞選釋》:白石于楚中祝融峰得祀神曲……乃作《霓裳中序》一曲,以傳古意。但譜雖仿古而詞則寫懷。前五句言秋風人倦;“流光”二句嘆急景之不居,“人何在”三句望伊人之宛在。月到舊時明處,與誰同倚欄干。白石殆此同感也,下闋回首當年,關河浪跡,坊陌春游,舊夢重重,逐暗水流花而去,贏得飄零詞客,一醉埋愁。后主所謂“醉鄉路穩宜頻到,此外不堪行”也。
上一篇:晁補之《迷神引(黯黯青山紅日暮)》翻譯|原文|思想感情|賞析|評點
下一篇:高觀國《齊天樂(中秋夜懷梅溪)》翻譯|原文|思想感情|賞析|評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