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[越調(diào)·寨兒令]“挑短檠”(周文質(zhì))》原文|翻譯|賞析|釋義
挑短檠,倚云屏,傷心伴人清瘦影。薄酒初醒,好夢難成,斜月為誰明。悶懨懨聽徹殘更,意遲遲盼殺多情。西風穿戶冷,檐馬隔簾鳴。叮,疑是珮環(huán)聲。
元無名氏《樂府群玉》收錄。這支曲子的主要內(nèi)容是表現(xiàn)主人公對意中人深摯的相思之情。作品先以較多的篇幅描寫主人公的相思情態(tài):秋夜沉沉,相思綿綿,本欲借酒排遣,以期于醉夢中相會,無奈“好夢難成”。于是只能挑亮孤燈、獨倚云屏,寂寞地形影相吊。“影”前冠以“清瘦”,正見相思的程度,即便如此,仍堅貞不渝,又恰與柳永之“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”異曲同工。置身此境,觸景生情,遠望西沉的殘月,追憶曾在月下相會的情景,不禁發(fā)出此刻“月為誰明”的深長感慨;耳畔傳來陣陣殘更的鐘聲,本已疲倦困乏的心靈更平添幾分惆悵之情。接下來作品宕開一筆,描寫秋夜的環(huán)境——蕭瑟的秋月穿戶而入,簾外的風鈴隨風蕩響,又使主人公銘心刻骨的相思籠罩在一種凄寒的氛圍之中,情景交融、渾然無跡。最后以“叮,疑是珮環(huán)聲”收束全篇。這是容量極大、殊可玩味的點睛之筆——一方面,錯覺由深切的相思而致,從而照應(yīng)前文的描寫;另一方面,錯覺畢竟不能代替現(xiàn)實,暫時的驚喜必將為更大的失望所取代。后一層意思作品并未寫出來,而是給讀者留下了想像和回味的“空白”。縱觀全篇,層層寫來,極盡婉曲之妙,尤其是通過描寫主人公的體態(tài)、動作及諸種感覺傳達其內(nèi)心情感,更是極大地拓展了作品的藝術(shù)空間。
上一篇:《[越調(diào)·天凈沙]閑題(其二) (吳西逸)》原文|翻譯|賞析|釋義
下一篇:《[越調(diào)·寨兒令]嘆世(馬謙齋)》原文|翻譯|賞析|釋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