隴頭水
(唐)員半千
路出金河道①,山連玉塞門②。
旌旗云里度,楊柳曲中喧。
喋血多壯膽③,裹革無怯魂④。
嚴霜斂曙色,大明辭朝暾⑤。
塵銷營卒壘⑥,沙靜都尉垣⑦。
霧卷白山出,風吹黃葉翻。
將軍獻凱入,萬里絕河源。
【作者簡介】
員半千(生卒年不詳),盛唐詩人。晉州臨汾(今山西臨汾市)人。其師王義方很器重他,曾說:“五百歲一賢者生,子宜當之。”因改名半千。早歲應舉,授武陟尉。適逢大旱,發粟賑饑荒,為薛元超稱贊。后升補左衛胄曹,充任吐蕃宣慰使。武則天知其人后說:“久聞卿名,謂是古人,不意乃在朝列。”隨即讓他入閣供奉,后為弘文館學士,五遷正諫大夫,預修《三教珠英》。唐中宗時,出任濠州刺史。唐睿宗時官拜太子右諭德,兼崇文館學士。員半千性喜山水,唐玄宗開元年間,卜居堯山,年九十四卒。曾著詩集十卷,后僅存三首。
【詞語簡注】
①金河:古河名,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。
②玉塞:唐人稱玉門關為玉塞,在此泛指邊關。
③喋血:流血滿地的意思,指殺人很多。
④裹革:馬革裹尸的簡稱,用皮革包裹尸體,多指軍人戰死沙場。
⑤朝暾:暾(音tūn),早晨剛出的太陽。
⑥塵銷:塵土遮掩而使物體消失。
⑦都尉:漢唐時州郡一級的武官。
【內容簡析】
本詩是唐朝詩人員半千借用樂府舊題寫的一首邊塞詩。全詩起筆即寫邊關路出行的是金河古道,大山連接著邊關的門樓,點出地點。接下來寫軍旗在云霧里翻飛,楊柳在邊曲中喧鬧,語詞清麗,對仗工整。五、六句寫戰士喋血疆場,膽氣雄壯,就是馬革裹尸,也毫無懼怯,極言邊關將士視死如歸,抱定了為國捐軀的決心。七、八句又轉而寫景,言邊地環境艱難,戰士異常辛苦。九、十句“塵銷營卒壘,沙靜都尉垣”,承接上句,寫西北沙塵銷填了軍營戰壘,沙土被都尉駐守的邊關墻垣阻擋而靜落于地。十一、十二句繼續寫景,言濃霧翻卷,在因天寒而早披霜雪的大山中時出時沒,大風吹動枯落的黃葉,上下翻飛,遮地蓋天。最后兩句,詩人慨嘆在這樣艱苦的地方,只有將軍們時常在獻奏捷報,豈不知萬里邊關,河絕源斷,敵人還在時時威脅著大唐的安全。
這首詩筆法多變,時景時事,意象跳躍,不少地方晦澀難懂,當需多加揣摩。
上一篇:(唐)沈佺期《隴 頭 水》六盤山詩詞賞析
下一篇:(唐)鮑溶《隴 頭 水》六盤山詩詞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