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庭堅《次韻黃斌老所畫橫竹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酒澆胸次不能平,吐出蒼竹歲崢嶸。②
臥龍偃蹇雷不驚,公與此君俱忘形。③
晴窗影落石泓處,松煤淺染飽霜兔。④
中安三石使屈蟠,亦恐形全便飛去。⑤
【注釋】 ①黃斌老:安泰(今四川鹽亭東北)人。畫家文同的內侄。善畫墨竹。②胸次:胸中。崢嶸:本形容山的高峻。詩中比喻超越尋常。③偃蹇:(yan jian演剪):夭矯橫斜的樣子。此君:指竹?!妒勒f新語·任誕》:(王徽之)“直指竹曰:‘何可一日無此君?’”忘形:忘掉了自己的形體?!?a href="http://www.tenkaichikennel.net/cidian/zhuangzi/" target="_blank" class="keylink">莊子·讓王》:“養(yǎng)志者忘形?!边@里指朋友相交脫略形跡。④石泓:石硯中有凹處貯水,故稱。松煤:指用松煙煤制成的好墨。霜兔:指兔毫筆。⑤屈蟠:屈曲盤繞。
【譯文】 酒澆進畫家的胸中,使他感情無法平靜。吐出青蒼的竹子,在那歲暮嚴寒中,頭角崢嶸。它好似偃蹇而臥的神龍,即使雷震于前也絲毫不驚,大概畫家與這竹子已融合為一,彼此忘形。晴窗的倒影在石硯的水中,磨好了松煙墨,蘸飽筆頭上雪白的兔毫,在紙上揮動。畫中再安放三塊怪石,使橫竹像屈曲盤繞的龍。只怕它的形體畫全了,就會像真龍那樣騰空。
【集評】 今·潘伯鷹:“最后二句……是加一倍的描寫技巧。杜甫的題畫鷹詩最后二句云:‘梁間燕雀休驚怕,亦未騰空上九天?!@與山谷此二句有同一的巧妙,愈從反面松松地說,愈是在正面加了力量。山谷學杜大抵如此之例。”(《黃庭堅詩選》第44頁)
今·龍晦:此詩用韻“平仄交替,增強了詩的音節(jié)美”;詩中“吐”、“偃”、“落”、“飽”、“屈”字,“都下得異常突兀,使人讀起來有挺拔瘦勁之感,末處用三石的屈蟠,怕橫竹飛去,尤為雋永有味。”(《宋詩鑒賞辭典》第544頁)
【總案】 藝術家在創(chuàng)作時達到“忘形”的境界,思想、精神與作品合為一體,黃庭堅能畫善書,對此有特別深刻的領會。全詩布局嚴謹而又曲折變化,從中可悟到山谷的句法詩律。先寫畫家創(chuàng)作時的精神狀態(tài),接著生動形象地點出畫與畫家的關系,然后轉筆寫創(chuàng)作時的環(huán)境氣氛,最后從側面落筆,收束得很有余味。
上一篇:陳師道《次韻秦少游春江秋野圖二首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下一篇:文同《此君庵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