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詞鑒賞《錢惟演·玉樓春》
錢惟演
城上風光鶯語亂,城下煙波春拍岸。綠楊芳草幾時休? 淚眼愁腸先已斷。情懷漸覺成衰晚,鸞鏡朱顏驚暗換①。昔年多病厭芳尊②,今日芳尊惟恐淺。
【鑒賞】 據胡仔 《苕溪漁隱叢話·后集》 卷三十九載:“《侍兒小名錄》云: 錢思公謫漢東日,撰 《玉樓春》 詞,酒闌歌之,必為泣下。” 此詞乃作者暮年之作,表面抒寫一女子的相思之苦,實乃作者自傷身世情感的表達,格調凄婉。作者身為吳越王之后,又是劉太后 (曾垂簾聽政數載) 姻親。仁宗親政后,年已垂暮的作者被貶謫至漢東,此詞乃對此感懷之作。
上闋寫傷春之感。首句描寫春景:城上鶯歌燕舞,城下春濤拍岸,一切都充滿生機與活力。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交融,一個 “亂” 字既是春天景象的真實描摹,又暗示作者的心緒,用得極為
傳神獨到。“煙波” 一詞有同樣表達效果。此意境的創造為下句抒情作了很好的鋪墊。第二句由贊而怨,“綠楊芳草幾時休” 令人油然而生后主《虞美人》詞句 “春花秋月何時了” 似的幽怨之情。面對如此美景,卻有這番感慨,原來抒情主人公心中悲苦,“淚眼愁腸先已斷”,哪有心情欣賞美好春光呢? 非但“良辰美景虛設”,更因春景平添煩憂。
下闋更深入更具體地描摹和抒寫作者愁苦的狀態、原因及程度。首句道出作者凄涼心緒的緣由乃 “情懷衰晚”、“朱顏暗換”。心境漸漸衰老時,容顏自然改變。但詞人不甘心這種傷感的變化,所以對鏡自視,仍不免 “驚” 心動魂。一腔愁緒無以排解,惟有借酒澆愁,但這里的情緒與曹孟德、李太白完全不同。詞人年輕時因身體有病的原因而 “厭芳尊”,現在垂垂老矣,病當更甚,但詞人卻顧不了那么多,“今日芳尊惟恐淺”,可見痛苦、無奈的情緒實在是已到了絕望的程度。這種情緒怎不讓人為之動容?作品結尾的這個句子堪稱同類作品中的不同凡響之佳句。
上一篇:《吳文英·點絳唇》翻譯|原文|賞析|評點
下一篇:《晏殊·玉樓春》翻譯|原文|賞析|評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