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與義《春寒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二月巴陵日日風,春寒未了怯園公。①
海棠不惜胭脂色,獨立蒙蒙細雨中。②
【注釋】 ①巴陵:古代郡名,治所在今湖南岳陽市。未了:未盡。怯:使虛弱。園公:作者自注:“借居小園,遂自號園公。”作者當時借郡守王摭的后園君子亭暫居。②海棠:薔薇科落葉喬木,春天開花,花初含苞時,色澤深紅,開后呈淡紅色。胭脂:喻海棠花的顏色。杜甫《曲江對酒》詩:“林花著雨胭脂濕。”
【譯文】 二月的巴陵,天天吹著寒風,吹著——我這客居的園公。海棠倒不在意,她泛著美麗的胭脂色澤,悄然獨立在細雨濛濛之中。
(王 洪譯)
【集評】 今·錢鐘書:“陳與義《陪粹翁舉酒君子亭下》說:‘暮雨霏霏濕海棠’,不過像杜甫《曲江對雨》所謂‘林花著雨胭脂濕’,比不上這首詩的意境。宋祁《錦纏道》詞的‘海棠經(jīng)雨胭脂透’和王雱《倦尋芳》詞的‘海棠著雨胭脂透’,也只是就杜甫的成句加上煉字的工夫,沒有陳與義這首詩的風致。”(《宋詩選注》第151頁)
今·倪其心、許逸民:“這首詩抒寫當時凄涼愁苦的心境,是作者亂離生活的一個反映。……末二句不止描繪出海棠的婀娜動人,而且筆端也似有所感慨。在春寒料峭中,看到一枝獨開,嬌紅欲滴,生氣勃勃,使詩人的心胸為之震蕩,平添了生活的勇氣。”(《宋人絕句選》第205頁)
【總案】 這首詩作于高宗建炎三年(1129)二月。當時金兵連陷青州、徐州,進攻楚州,南宋朝廷處于風雨飄搖之中。陳與義此時正避難于岳陽。這年正月遭火災,不得已而借郡守王摭(粹翁)后園君子亭暫居。倉惶逃難,備嘗艱辛,客居他鄉(xiāng),飽受寂寞,再加上春寒料峭,風雨凄凄,個中滋味,難以言傳。一個“怯”字,道出無限辛酸。凄涼之際,庭下的海棠傲然挺立,為全詩抹上了一片亮色。冒雨盛開的海棠給身處凄風冷雨中的詩人以精神上的啟迪。錢鐘書贊賞這首詩的“風致”,就在于詩的后兩句不僅包括有“暮雨霏霏濕海棠”(陳與義《陪粹翁舉酒君子亭下》)的優(yōu)美畫面,而且融入了詩人自己的思想、人格,形象中蘊含著哲理,意境深遠,非一般詠物詩所比。
上一篇:邵雍《插花吟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下一篇:鄭獬《春盡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