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雍《插花吟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頭上花枝照酒卮,酒卮中有好花枝。①
身經兩世太平日,眼見四朝全盛時。②
況復筋骸粗康健,那堪時節正芳菲。③
酒涵花影紅光溜,爭忍花前不醉歸?④
【注釋】 ①酒卮(zhi支):酒器。②兩世:六十年。古人以三十年為一世。邵雍曾作《歡喜吟》“行年六十一,已為兩世人”。四朝:指宋真宗、仁宗、英宗、神宗四朝。③那堪:哪能忍耐之意。芳菲:指花香時節。④爭忍:怎忍。不醉歸:《詩經·小雅·湛露》:“不醉無歸。”此謂應醉而始歸。
【譯文】 我頭插花枝,手持酒杯,杯中映著花枝。度過了六十年的太平歲月,親眼見到了真、仁、英、神四朝的全盛時世。更何況筋體大致康健,在這花香時節禁不住要歌之舞之。杯中涵著花影,眼前紅光溜轉,花香酒美,又怎能不痛飲到大醉方歸?
【集評】 清·王相:“此言盛世芳春之樂也。首聯,言花映酒,杯卮涵花。次言身經兩世之太平,眼見四朝之全盛。三十年為一世,年已六十。真宗、仁宗、英宗、神宗為四朝,皆宋朝太平全盛之時也。而且身軀康健,時節芳菲,爭忍坐對名花美酒而不醉歸耶?”(《千家詩·七言注解》卷下)
近·陳衍:“歡娛能好,四美不足道矣。”(《宋詩精華錄》卷一)
今·金性堯:“這是邵雍名作,亦略見‘康節體’的面貌。自然不脫道學氣,卻還寫得大方而無酸味。”(《宋詩三百首》第73頁)
【總案】 此為一首醉歌。雖出于道學家之手而無酸迂之氣。從藝術風格看,偏向于俗的一路,抒發的是一種世俗的情懷,即對百年無事的太平小康生活的滿足和稱頌,詩格并不高。但它純用口語,略具打油意味,故亦不乏趣味和幽默。從中也可窺見“康節體”面貌之一斑,可知那些道學先生們的私生活和詩作,也并非都是整日板著臉一本正經的。(黃 剛)
上一篇:楊萬里《插秧歌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下一篇:陳與義《春寒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