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漢魏六朝詩歌·左思·詠史八首(其一)》詩詞原文|題解|賞析|配圖
題解
左思是西晉太康文學的杰出代表,《詠史》八首,是左思的代表作品,這首詩是其中第一首,借史詠懷,可視為這組詩中的序詩。
原文
弱冠弄柔翰①,卓犖觀群書②。
著論準《過秦》③,作賦擬《子虛》④,
邊城苦鳴鏑,羽檄飛京都⑤。
雖非甲胄士,疇昔覽《穰苴》⑥。
長嘯激清風,志若無東吳⑦,
鉛刀貴一割,夢想騁良圖⑧。
左眄澄江湘,右盼定羌胡⑨。
功成不受爵,長揖歸田廬。
注釋
①弱冠:二十歲。柔翰:毛筆。 ②卓犖(音洛):特異。 ③過秦:是賈誼《新書》中的一篇。后人分為三篇,題為《過秦論》。 ④子虛: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。 ⑤鳴鏑:又叫“嚆矢”,就是響箭的鏃。羽檄:用于征召的文書,寫在一尺二寸長的木簡上。上插羽毛表示緊急就叫做“羽檄”。 ⑥胄:頭盔。甲胄士:戰(zhàn)士。疇昔:往時。穰苴:春秋時齊國人,姓田氏,官大司馬,善治軍。齊威王整理古司馬兵法,把穰苴的兵法附在書中,稱為《司馬穰苴兵法》。這里以“穰苴”二字作《司馬穰苴兵法》的簡稱,用來代表兵書。以上二句說自己雖不是武人,卻也讀過兵書。 ⑦嘯:蹙口作聲。“長嘯”是表現(xiàn)胸中的豪氣需要發(fā)泄。 ⑧“鉛刀一割”,是漢班超上疏中的成語。鉛刀是難于割東西的,一割之后就難于再用,作者用來比自己才鈍。但才雖鈍也想自試,為國立功,正如鉛刀也以一割為貴。騁:言施展。良圖:指為國立功,功成身退,即下文所寫。 ⑨燈江湘:言平定東吳。
賞讀
這首詩是以當時邊患頻繁為背景,抒寫他渴望報國殺敵而且功成身退的理想。
全詩可分為兩層,前八句為第一層,自敘其非凡才能。“弱冠弄柔翰”等前四句,詩人自敘少年之時就已能文善賦,博覽群書,才識卓絕,著論作賦完全以《過秦論》和《子虛賦》為榜樣。這四句表現(xiàn)自己出眾的文才,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的自信和自贊。“邊城苦鳴鏑”以下四句,以邊地苦于外患為背景,道出自己雖非披甲之武士,但心想為國殺敵,苦讀兵法,精通韜略,這四句表現(xiàn)出其過人的武略。
“長嘯激清風”以下八句為第二層,抒發(fā)其殺敵建功、報效國家和功成身退的志向。詩人迎風長嘯,豪氣干云,渾不把東吳放在眼里。仿效班超上書請命,為國建功,在四面環(huán)顧,左視右盼之間,就澄清江湖,消滅東吳,平定羌胡。功成之后,不又受封賞,只求歸隱田園。這品格是多么高潔,這胸懷多么寬廣。此等豪壯之言,令人意氣風發(fā),心情振奮!
這首詩語言簡煉、筆力凝勁,格調激昂,氣勢雄深,表達出凌云的壯志,具有震撼人心的鼓動力量。
陳祚明在《采菽堂古詩選》曾評論左思說:“其雄在才,而其高在志。有其才而無其志,語心虛矯;有其志而無其才,音難頓挫。”胡應麟在《詩藪》中評價這首詩說:“造語奇?zhèn)ィ瑒?chuàng)格新特,錯綜震蕩,逸氣干云,遂為古今絕唱。”
上一篇:《近現(xiàn)代詩歌·龔自珍·詠史》詩詞原文|題解|賞析|配圖
下一篇:《漢魏六朝詩歌·阮籍·詠懷①(其一)》詩詞原文|題解|賞析|配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