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咨夔《促織二首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其一
一點光分草際螢,繰車未了緯車鳴。①
催科知要先期辦,風露饑腸織到明。②
【注釋】 ①螢:螢火蟲。繰(sao繅)車:繅絲用具,有輪旋轉以收絲。這里也暗含“促織”的鳴聲。緯車:紡車。②催科:催租稅。先期辦:在期限以前辦好。風露饑腸:吸風餐露,指餓著肚子。
【譯文】 點點螢光在草際閃現,紡車聲和促織聲此起彼伏響個不停。連蟋蟀好像也知道,農家租稅催得緊,要盡快辦好,因此,它飲露餐風,餓著肚子也紡織到天明。
【集評】 今·毛谷風:“比擬貼切,構思巧妙。”(《宋人七絕選第254頁)
今·徐定祥、鮑恒:“這首詩不從正面落筆,而是通過環境的點染,典型細節的提煉,描繪出一幅夜織圖。筆法簡煉,耐人尋味。”(《宋詩鑒賞辭典》1235頁)
今·姚奠中、秀龍、陸渾:“語言爽快,構思新巧,處處以寫促織入手,含義頗深。”(《唐宋絕句選注析》第440頁,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)
【總案】 這首詩和下面一首題為“促織”,卻并不是詠物。“促織”是蟋蟀的別名。崔豹《古今注·魚蟲》:“促織,一名投機,謂其聲如急織也。”故名曰促織,民間亦稱之為紡織娘。作者抓住“促織”與“紡織”的關系,以促織為喻,把農民在苛稅及重壓下的艱辛日月寫得深刻透徹,對官吏進行了無情的諷刺,對辛勤的農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。確實“筆法簡煉,耐人尋味”。
其二
水碧衫裙透骨鮮,飄搖機杼夜涼邊。①
隔林恐有人聞得,報縣來拘土產錢。②
【注釋】 ①水碧:青綠色。透骨鮮:形容促織通身鮮碧透亮。飄搖機杼:指蟋蟀在織布機旁淺吟低唱。邊:指地方。②拘:征收。土產錢:指捐稅。
【譯文】 星光下,一只只蟋蟀像穿著水碧裙衫的姑娘,那么通體透亮,你們把織機搬來搬去,可是為了找個舒適的地方?可是,蟋蟀呀蟋蟀,不要高聲歌唱,只怕樹林那邊有人聽見,報到縣里,捐稅也會收到你們頭上!
【集評】 今·錢鐘書:“比陸游《劍南詩稿》卷二十一《夜聞蟋蟀》寫得深刻。”(《宋詩選注》第268頁)
今·徐定祥、鮑恒:“通篇采用比體,揭露深刻卻又曲折委婉,諷刺辛辣卻又能以幽默出之,很具感染力。”(《宋詩鑒賞辭典》第1236頁)
【總案】 這首詩與前一首,反映的是同一內容、同一主題,比前者發揮了更多的想象。作者獨辟蹊徑,以促織為喻象,移情入物,極度夸張,尖銳地批判了統治者對百姓無孔不入的剝削和勒索,可謂入木三分。想象新奇,構思荒誕,戲謔中含著痛苦,詼諧中透出嚴峻,其諷刺意味之辛辣、深刻,令人驚嘆。
上一篇:鄭思肖《伯牙絕弦圖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下一篇:范成大《催租行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