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國詩詞鑒賞《宋教仁·哭鑄三盡節黃花崗二首》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孤月殘云了一生,無情天地恨何平!
常山節烈終呼賊,崖海風波失援兵。①
特為兩間留正氣,空教千古說忠名。
傷心漢室終難復,血染杜鵑淚有聲。②
海天杯酒吊先生,時勢如斯感靡平。③
不幸文山難救國,多才武穆竟知兵。④
卅年片夢成長別,萬古千秋得有名。⑤
恨未從軍輕一擲,頭顱無價哭無聲。
【注釋】 ①常山:今河北正定縣。唐代常山太守顏杲卿被安祿山俘虜后,破口大罵反賊,被安割去舌頭,終于痛罵賊人而死。崖海: 指廣東新會縣南部大海中的崖山。南宋末年,宋將張世杰在此因孤立無援而敗于元兵。②血染杜鵑: 古代傳說,周末蜀國望帝杜宇,國亡身死,魂化杜鵑,悲鳴寄恨,啼成血淚。③如斯:像這樣。靡: 不。④文山: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別號,曾受命出使元軍談判被扣留,后脫險返回真州。宋端宗在福州即位,文被任命為右丞相,募兵抗戰,力圖復宋,兵敗被俘,不屈不撓,就義于柴市,在獄中寫有 《正氣歌》傳誦千古。武穆: 南宋民族英雄岳飛死后被追封的謚號。高宗時金人入侵,岳飛英勇善戰,大敗金兵于朱仙鎮,準備直搗黃龍府時,被奸臣秦檜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將其殺害。后孝宗賜封謚號武穆。⑤ “卅年”句: 是詩人追憶烈士生前寫的 《偶題》一詩中 “頭顱拍拍羞無價,三十當年好自為”句加以概述。這是烈士珍惜青春,今后好為革命多作貢獻的自勉詩意。如果不了解 “卅年” 的出處,便易誤解,因烈士犧牲時年僅二十二歲。
【鑒賞】 詩題中的 “鑄三”,即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陳更新。這兩首詩,表達了作者對死難烈士的深沉哀悼,對起義失敗的嘆惋之憾。
第一首,以比喻開端,“孤月殘云”喻烈士在戰役失敗后的孤身奮戰。“無情天地”喻清王朝的殘酷統治。詩人揮慷慨生哀的筆墨,把沉痛感情傾注詩行,悲挽烈士有如天空孤懸月和吹散的云一樣,不幸壯烈犧牲了! “恨何平” 三字,蘊意深沉,振聾發聵,扣擊人心。接著在頷聯以史喻今,借用顏杲卿罵賊而死和張世杰孤軍無援而敗的典故,進一步贊頌烈士拒不降敵、英勇捐軀的氣節,沉痛惋惜起義的功敗垂成。
頸聯,筆鋒一轉,掀動感情波瀾,出句氣勢高昂,說兩位古人之間的抗敵衛國正氣,他們不同凡響的犧牲精神,的確給后人留下了永不磨滅的憶念。但對句語勢一跌,又難免引發對祖國前途的憂慮慨嘆: 盡管古代忠貞之士浩氣長存,流芳千古,然而終于灰飛煙滅,空使后人憑吊。如今起義失敗,烈士魂歸,革命的成功,不知何時可實現! 這兩句一起一伏,一揚一抑,可感受到詩人復雜而矛盾的情思,奔騰交織地蘊含在詩行的意境。
尾聯,噴吐出極度悲痛,慨嘆民主革命斗爭的艱辛曲折,傷心恢復中華這一偉大理想的實現多困難。并以蜀帝化鵑泣血的典故,比喻烈士 “出師未捷身先死” 的遺恨,抒發了哭鑄三盡節的哀愴,表達了自己憂國傷時的情懷。
第二首,首聯以景起興,詩人面對海天茫茫,哭問烈士忠魂何處?謹以淡酒一杯作為祭奠,深感像這樣的時局,怎能不使人憂心如焚而難以平靜呢! 作者以沉痛的筆觸,傾吐了對黑暗現實的憤懣,發出了對清廷鎮壓革命的怒吼。
頷聯,運用 “以史議政,借古談今”的手法,把南宋岳飛和文天祥這兩位衛國殉節的民族英雄,比喻鑄三,贊頌其文武全才,痛悼其救國夙愿未償,不幸便盡節死難。
頸聯,詩人以承轉語氣一筆蕩開,展寫鑄三生前的壯志豪言,歸結到眼前的死別。感情激越悲愴,不由使人隨同作者一起喊出: 盡管鑄三青春短暫,永別人間,但烈士英名,必將歷千秋萬代而永垂不朽。這里 “片夢”二字,語淺情深,凝練工麗。這一聯意境綿邈,鑄語生動形象,與德國詩人歌德的名句“人生如朝露,藝術照千秋”相對比,從美的角度看,誠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具感人的藝術魅力。
尾聯,是詩人哀悼烈士,聯想自己。這兩句用語平淡質樸,卻又展示出沉雄郁結的心靈呼聲。筆力凝重而委婉,感情波瀾起伏,余音裊裊凄惻,意味深長,耐人咀嚼。
以上兩首七律,明顯看出是自步原韻的 “唱” 詩。在藝術上,體現了抒情濃烈,沉郁悲愴,慷慨生哀,用典工麗的特色。詩中的景物: 孤月、殘云、崖海、風波、片夢、杜鵑等,有實寫,有虛寫,但都為抒情作烘托、鋪墊。詩中的故事,也無不為抒情作陪襯,作渲染。這就使詩語的感情色彩增濃,詩的意境激蕩延伸,具有使人心潮難平的藝術力。
文章作者:萬寒俠
上一篇:愛國詩詞《屈原·哀郢》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下一篇:愛國詩詞《陳東·大雪與同舍生飲太學初筮齋》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