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馬光《客中初夏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四月清和雨乍晴,南山當戶轉分明。②
更無柳絮因風起,唯有葵花向日傾。③
【注釋】 ①客中初夏:一作“居洛初夏作”。②清和:指春末夏初清明和暖之天氣。乍:初、才。轉:指由雨到晴之變化。③更:再。因:依靠。“更無柳絮因風起”系化用東晉女詩人謝道韞“未若柳絮因風起”(《世說新語》)句。
【譯文】 清明和暖的四月天,雨過剛剛轉晴。南山正對著住所,遠遠望去陰晴變化歷歷分明。春盡夏來,時光飛逝,因風起舞的片片柳絮無蹤無影;只有那一棵棵的葵花,緊緊向著太陽相傾。
【集評】 宋·胡仔:“《東皋雜記》云:溫公居洛陽,有詩云(詩略)。愛君忠義之志,概見于此。”(《苕溪漁隱叢話》后集卷二十二)
宋·王應麟:“‘更無柳絮隨風舞,唯有葵花向日傾’,可以見司馬公之心。”(《困學紀聞》卷十八)
清·王相:“初夏為清和節,乍雨乍晴之時,而南山當其戶牖,雨來而煙霧微茫,雨霽而峰巒明媚也。柳絮飛盡,無跡可尋,惟有葵花向日而開,以喻新主當陽,小人道消、君子道長也。”(《千家詩·七言注解》卷上)
【總案】 這首七絕,陳衍稱為司馬光“元祐入相時之作”(《宋詩精華錄》),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》引《東皋雜記》,則指為“溫公居洛陽”時作,細揆詩意,當以后說為是。詩中所記,為其在洛陽所見之初夏景色。有雨有晴,有山有樹有花,寫得恬靜、形象。然而作者本意并非在寫景。其真諦乃借景抒懷。借初夏之景色,含蓄、委婉地表達了他退居洛陽時,仍不改初衷,決不折節與政敵合流,忠貞之志愈堅的心跡。《東皋雜記》稱“愛君忠義之志,概見于此”,可謂一語中的,深得詩人之心。
上一篇:葉紹翁《嘉興界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下一篇:朱弁《客懷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