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克莊《和仲弟十首(其五)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一春檐溜不曾停,滴破空階蘚暈青。②
便是兒時對床雨,絕憐老大不同聽。③
【注釋】 ①仲弟:指劉克遜,字無競,曾任古田令,泉州知州,亦善作詩。②蘚暈:苔蘚上的暈痕。③對床雨:蘇轍《逍遙堂會宿》詩序:“轍幼從子瞻讀書,未嘗一日相舍。既壯,將宦游四方,讀韋蘇州詩至‘安知風雨夜,復此對床眠’,惻然感之,乃相約早退,為閑居之樂。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,留詩為別曰:‘夜雨何時聽蕭瑟。’”此后,對床雨表示敘兄弟幼時的情誼。
【譯文】 整個春天未曾停止,那屋檐間的雨聲。點點滴在臺階上,滋潤著苔痕青青。這正是我們兒時,對床聽雨的舊情。可惜如今都已老大,不能再與您一起傾聽。
【集評】 今·金性堯:“兒時聚首,老大分手,便由檐溜而想起對床夜雨。用典使事,皆融洽真切。”(《宋詩三百首》第372頁)
【總案】 歌詠兄弟之間手足情誼,也是歷代詩人們愛寫的主題。《詩經·棠棣》:“棠棣之華,鄂不韡韡。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”是千古詠兄弟情詩之祖。詩人乃世間鐘情者,亦篤于兄弟之愛,如大詩人曹植、謝靈運、杜甫、蘇軾等都寫了不少感人肺腑之作。“夜雨對床”典出唐韋應物《示全真元常》:“寧知風雪夜,復此對床眠。”白居易《雨中招張司業宿》:“能來同宿否?聽雨對床眠。”本是指朋友相聚談心,但蘇軾兄弟早年因讀韋詩而“惻然感之,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”。所以自此“夜雨對床”就成為緬思少時兄弟之情的典故。劉克莊這首七絕,是和其仲弟克遜詩而作,以“對床雨”抒發兄弟之間的手足情誼,本來亦是尋常的內容,但是在寫法上卻有一定的特色。同樣是春雨連綿的夜里,兒時則兄弟對床聽雨傾談,是何等融洽,何等親密;如今人已老大,兄弟分散,空聽春雨滴階,是何等孤寂,何等凄清。這種用對比的手法來寫,將此等熟典居然能寫出新意,正是所謂奪胎換骨之法,值得初學作詩者的借鑒。
上一篇:文天祥《和中齋韻(過吉作)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下一篇:道璨《和吳山泉萬竹亭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