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酒店逢李大》言情贈友詩歌
偶向新豐市里過,故人樽酒共悲歌。
十年別淚知多少,不道相逢淚更多。
徐熥在明人淺薄、纖巧的詩風中,努力追摹唐人風格,能以眼前景、口頭語寫出深摯之情,味外之味。《酒店逢李大》頗具代表性。
其一,善于捕捉當前情思、景物的契合處 (即景生情) ,既寫出了生動可見的景物、情事,又寫出因景物、事件引起的心靈的悸動,寫出深藏的強烈可感的情思。“偶向新豐市里過,故人樽酒共悲歌”,看似對簡樸的眼前情事實錄,大白話,而在 “偶”與 “故人共悲歌” 的關聯中表明故人相聚極為難得,這正包含著很多相見時難、身不由己的感喟。“偶” 又說明這生活中偶然得之的、信手拈來的小鏡頭,有豐富時代感的詩料,一觸即得,正有著作者必然的作用,正是作者高度敏感的藝術思維及捕捉住散漫生活中點點詩緒的結果。與杜甫名作 《江南逢李龜年》 “岐王宅里尋常見,崔九堂前幾度聞”開頭一樣,看似自然樸素,看不見文字雕琢的簡單的實錄,實是精心的從思想到語言成功的提煉。
其二,善于在平處入題后,于后半出奇。這首詩的后二句不采用常規的一轉一合,從 “樽酒悲歌” 引申抒發的辦法,而以回憶對比,以昔日別后情況與今日相逢境遇的對比作轉合,突出情感的激蕩點,一方面打亂時間層次,改變平直結構,使短短的四句詩因過分樸素的前兩句造成的平直感得到改變; 同時,既用對比映襯今天的強烈,更引進回憶,把感情引向更為深遠的空間,使悲歌的內涵更為豐富。其中 “十年”兩個字又是平淡中含辛酸的詞。“別后十年重會面,人生幾度十年別?”何況又是知朋結友的壯盛有為的十年! 都在揮灑別淚中過去了,“男兒有淚不輕彈” ,如此為何?所謂 “無限傷心事,盡在淚痕中”。
徐熥相當精于此道,《郵亭殘花》 : “征途微雨動春寒,片片花飛馬上殘。試問亭前來往客,幾人花在故園看?” 《芋江驛樓送張四之白下》: “春風吹柳萬條斜,極目金陵隔暮霞。不必相思當后夜。片帆開處即天涯。”開頭都很平直,都是眼前景物的樸素描繪,后兩句都極矯變,都從時間、空間上極力拓展,創造出一個生動、深邃而又空靈、濃摯的境界。這其實也是唐人特色,“勸君更進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”、“正是江南好風景,落花時節又逢君”、“馬上相逢無紙筆,憑君傳語報平安。”沈德潛說徐熥的詩 “近體字法唐人”,“七絕尤能作情至語”是不錯的。
上一篇:《遣悲懷三首(其二)》詩文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酬樂天頻夢微之》詩文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