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魏]劉楨
其一
泛泛東流水,磷磷水中石。
蘋藻生其涯,華葉紛擾溺。
采之薦宗廟,可以羞嘉客。
豈無園中葵?懿此出深澤。
其二
亭亭山上松,瑟瑟谷中風。
風聲一何盛,松枝一何勁!
冰霜正慘悽,終歲常端正。
豈不罹凝寒?松柏有本性。
其三
鳳凰集南岳,徘徊孤竹根。
于心有不厭,奮翅凌紫氛。
豈不常勤苦?羞與黃雀群。
何時當來儀?將須圣明君。
從弟,就是堂弟。這三首詩,從字面上看,都是詠物詩,實際全用比興手法,分別以蘋藻、松、鳳凰喻其從弟,有贊美與勉勵的兩重意思,希望他能堅貞自守,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;這也可看作是作者自喻。
第一首,詠蘋藻以喻其從弟品格之高潔。
詩的第一、二句說,河水泛泛東流,水中之石磷磷可見。泛泛,水暢流的樣子,磷磷,水中之石明顯可見的樣子,比喻水之清澈。這兩句,寫蘋藻生長地之清澄潔凈,比喻從弟出生環(huán)境之美。
第三、四句說,蘋藻生長在這清澄的水邊,花葉紛繁,在水中蕩漾。蘋,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長淺水中,又名四葉菜、田字菜。藻,是一種隱花植物,淡水和海水中都有。攏溺,形容蘋藻為水流飄動的樣子。華,同花。這兩句,寫蘋藻生長之繁茂,比喻從弟才華之美。
第五、六句說,把蘋藻采來,可以拿到宗廟里進獻給帝王的祖先,也可以進獻給高貴的賓客。薦,進奉,獻。宗廟,古代帝王敬奉其祖先的廟堂。羞,進獻。嘉,美好。這兩句,寫蘋藻之重要用途,典出《左傳·隱公三年》:“君子曰……茍有明信,澗溪沼沚之毛,蘋蘩蘊藻之菜,……可薦于鬼神,可羞于王公(如果有誠意,雖是山澗水澤的草和蘋藻等,也可用來祭祀鬼神,進享王公)。”這里,比喻從弟雖然出身寒門,品質卻很高潔。
第七、八句說,難道沒有園中葵菜等可以進獻宗廟王公嗎?只是因為蘋藻美就美在這是生于幽深的水澤之邊的,不受塵埃的污染。葵,指葵菜,是蔬類植物,有兔葵、楚葵、鳧葵等。懿,嘉美。這兩句,寫蘋藻用途之所以重要的原因,比喻從弟之不受世俗塵埃沾污。
第二首,詠松柏以喻其從弟本性堅貞,不屈不撓。
詩的前四句說,山上面的松樹亭亭聳立著,溪谷中卻滿是瑟瑟的風聲;風聲竟是何等的盛啊,松枝竟是何等的堅韌啊。亭亭,聳立的樣子。瑟瑟,風聲。這四句,形象地寫出了松樹之不畏狂風,比喻其從弟不屈不撓的性格。
詩的后四句說,冰霜正凜冽寒冷,然而松樹挺拔的姿態(tài)一年到頭總是那么端正美好;難道松樹遭受不到嚴寒的侵襲嗎?因為松柏秉性堅貞,不怕嚴寒。罹,遭受。凝寒,嚴寒。這四句,寫松柏之不畏嚴寒,比喻其從弟之本性堅貞。
第三首,詠鳳凰以喻其從弟之志向遠大、不茍同流俗。
詩的第一、二句說,鳳凰棲集在丹穴山上,徘徊于孤竹根旁。南岳,指丹穴山?!渡胶=?jīng)·南山經(jīng)》:“丹穴之山有鳥焉,其狀如鶴,五采而文,名曰鳳?!惫轮?,不成林的一枝竹?!对娊?jīng)·大雅·卷阿》鄭箋:“鳳凰之性,非梧桐不棲,非竹實不食?!边@二句,寫鳳凰目前之幽居,比喻其從弟不仕于朝的高蹈生活。
詩的第三、四句說,鳳凰并不滿足于現(xiàn)有生活,還想高飛上天。于心,在心里。厭,同饜,滿足。奮翅,振翅高飛。凌,上。紫氛,指天空。天空愈高而色愈深,故也稱天空為“紫氛”或“紫虛”。這二句,寫鳳凰之遠大志向,比喻其從弟之志向遠大,有意出仕。
這首詩的前四句,總起來說是寫鳳凰目前之幽居和遠大志向。那末,既有遠大志向,又為什么要幽居呢?詩的后四句就回答了這一問題,說因為鳳凰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,雖然關心國事,但要飛出來是有條件的。
“豈不常勤苦?羞與黃雀群”,鳳凰振翅高飛豈不辛苦?只是羞與黃雀同群。黃雀,《文選》李善注:“黃雀喻俗士也?!边@二句,寫鳳凰之清高,比喻其從弟不愿與俗士為伍。而詩的最后二句,意思卻又來了一層轉折?!昂螘r當來儀?將須圣明君”,要到圣明君主出來的時候,鳳凰才飛出來。儀,來歸。須,等待。這二句語意,化用《論語·子罕》孔安國箋語:“圣人出,則鳳凰至?!北扔髌鋸牡軐γ骶瓮?。
這三首詩,一詠蘋藻,二詠松,三詠鳳凰,既有形象的描寫,又有環(huán)境的烘托,又有典故的運用;而且又都是詠物喻人,把物寫得賦予人格化,都是用來比喻其從弟;不失為詠物詩中的名作。
古語說:“凌風知勁節(jié),負雪見真心?!边@三首詩中的蘋藻、松、鳳凰,都有著勁草的品格,在艱難的環(huán)境中都表現(xiàn)出了他們的“真心”。從這一角度來說,這三首詩,也正包含著這一深刻的哲理。
上一篇:《賀雨·[唐]白居易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過蘭亭有感·[元]王冕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