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閬《歲暮自桐廬歸錢塘晚泊漁浦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久客見華發,孤棹桐廬歸。②
新月無朗照,落日有余暉。
漁浦風水急,龍山煙火微。③
時聞沙上雁,一一背人飛。
【注釋】 ①歲暮:一年快完的時候。自:從。桐廬:今屬浙江省杭州市。錢塘:今杭州市。漁浦:在浙江蕭山的西南,對岸即六和塔。②華發:花白的頭發。孤棹(zhao):孤舟,棹,原是船槳,這里指船。③龍山:在杭州南,一名臥龍山,為天目山分支。
【譯文】 很久以來客居在外,思鄉之情使頭發漸漸地花白。今夜乘上一葉孤舟從桐廬歸去,初升的新月灑下朦朧的銀白,西邊天際仍殘留著落日的余暉。泊船的漁浦上,晚風漸緊、暮潮初興;對岸龍山一帶,炊煙燈火依稀。背后沙洲上的大雁時飛時落,時時鳴叫在尋找歇宿之地。
【集評】 宋·劉攽:“潘閬詩有唐人風格。仆以為(此詩)不減劉長卿?!?《中山詩話》)
元·韋居安:“閬工唐風,歸自富春,有‘漁浦風水急,錢塘燈火微’之句,人多稱之?!?《梅磵詩話》)
今·金性堯:“前六句皆寫所見,第七句忽用一‘聞’字,暗示雁聲來自背后,便覺境幽神遠,有聲無象,亦更與‘歲暮’相應?!?《宋詩三百首》第26頁,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)
【總案】 潘閬一生之中居住在錢塘的時日較多,故視錢塘為第二故鄉。這首五律是回歸錢塘故里途中所作,詩中透出羈旅惆悵和歸心殷切之情。卻不著一字,含蓄而不露。全詩寫景細膩,有清寒之感,將客愁思鄉之情化入景中,如鹽入水,技巧高妙。
上一篇:韓維《展江亭海棠四首(其二)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下一篇:范成大《州橋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