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桂山
位于桐城縣城南50公里的羅嶺鄉洪桂村。又稱小龍山。面積4.7平方公里,海拔515米。東濱菜子湖,西連大龍山,南眺花山,北瞰羅家嶺。洪桂山腹地為“龍窩”,龍窩周圍有佳境。東有“龍門峽”、南有“倒桅崗”、西有“月亮山”、北有“游龍峪”。全山擁有“龍頭峰”(即“船艄石”)、“猴子石”、“風動石”、“鐘鼓石”、“千曲洞”、“萬鹿洞”、“聚仙宮”、“接仙船”、“太白醉酒”、“仙女照菱花”、“沙彌打坐”、“彌勒朝西天”、“小瑤池”、“金鯉跳龍門”、“驚蛇出洞”、“孔雀聽泉”、“雙株柏”、“進士第”諸勝。有“竹海”、“楓林”、“杜鵑谷”、“玉蘭山”等自然景觀,可供游人觀賞。北麓嚴陳莊有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風英故居。小龍山,山媚峰危,壑暗谷深,石奇洞險,竹翠林幽,風光擅一邑之勝。明沙衍中《龍山道中》詩云:“淡淡閉茅葺戶,蕭蕭疏樹成林,野寺鐘聲日暮,山家犬吠云深。”“遠望青山好畫,閑看白水連云。”據《桐城縣志》載:明巡撫方孔暮年歸隱小龍山。兵部主事孫邀僧(順公)主持山巔古寺。
〔現代散文〕 在皖江北岸的桐城,聳立著一座鮮為人知的巍巍山脈——洪桂山,山頂上淡云薄霧長年繚繞,山峰若隱若現,遠遠望去恍若“山在虛無縹緲間”,山坡下亭亭諸樹葉茂枝繁,有被省定為白玉蘭貴重樹基地二千余畝,蒙絡搖綴,參差披拂。
從縣城往南50公里,巍然屹立在你的眼前的就是洪桂山,它雖小巧玲瓏,卻重巒疊峰,突兀崢嶸。洪桂山主峰,洞幽尤奇,既有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;既有嶙峋怪石,又有瀲艷小潭;既有參天古柏,又有遍地松杉,在藍天白云映襯下交相爭輝。
天下名山必有寺,洪桂山無寺卻有仙。在6大景區50個景點中,有相傳眾仙操辦佛事的蓮花座,拜經臺、木魚石;有西王母沐浴的小瑤池;有仙女救濟世人的糍粑和安憩的仙女床、聚仙宮、接仙船、仙女照菱花……
船艄石狀如船艄,凌空高翹。傳說古代有一巨船擱淺江邊,船即是此石,船桅乃安慶振風塔。船艄石極為雄峻,為天造地設的登臨佳處。登上船石,觀三山而覽六水,北望龍眠諸峰,南極江南煙霞,山自蔥籠,山水淼淼,頓覺心胸開闊,逸興情。更有日出奇觀,令人叫絕,晴朗天氣,清晨,大江隱沒外滾出一輪朝日,轟轟烈烈,如火如荼,那氣象真不遜泰山、黃山日出了。
進入小龍山的二石洞,此乃山峰坍塌巨石堆疊而成。一叫“千曲洞”,在船艄石下。另一洞為“千鹿洞”,在猴子石下。千曲洞窄而幽深,霧氣朦朧,回環百折,迷洞甚多。極高處有一點光亮此為“仙窗”,極幽深處有一線光亮,稱作“地窟”。此為游人的想象力所命名。千鹿洞里較寬闊,或為天洞,或為石巷,或如天井、院落、步步錯迭、曲曲生奇。最寬敞的石廳為“聚仙宮”,可容數百人,天然生成石桌,石凳、石幾,疏密有致,如人為擺設。
夜晚,由小龍山“天上人間”處觀菜子湖夜色,亦為奇觀:水陸相融,沉浮或水幽夢,燈光漁火與天星交相點綴,難分難辨,使人有羽化輕身之感,如置身仙界。
小龍山植被豐富,竹樹蔥蘢,更有野生白玉蘭50000余株,早春時節,滿山白玉蘭花開放。皚皚一片,被稱為“花雪”。象這樣保護較好的成片野生玉蘭,在華東地區尚屬絕無僅有。小龍山還有不少珍稀鳥類、兩棲類、哺乳類動物和珍稀名貴藥材。
小龍山,人杰地靈,物產富饒,清代狀元龍汝言“狀元及第”舊址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,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就在此誕生、成長的。嚴鳳英故居已辟為風景點,供游人參觀。
〔民間文學〕 民間傳言,洪桂山風景區山青水秀,是個出人物的好地方。盛名如“一龍一鳳”,便是本地最值得驕傲的例證:鳳指嚴鳳英,大家風范,已經把黃梅戲藝術表演推進到了一個歷史的峰巔,頓使后人少有超越;龍指龍狀元,名龍汝言,字錦珊,清嘉慶十九年登一甲一名進士第,被欽定為狀元。雖然建樹不多,但也曾備極一時之寵。
龍汝言幼時家貧,考中秀才后,苦于生計無著,不得已即赴京在某都統家當塾師。那一年,正碰上嘉慶皇帝大做壽慶,朝中諸臣必須要進賀壽詩呈覽,都統身為武人,不會吟詩作賦,遂將難題吩咐給龍汝言去辦理。龍從康熙、乾隆二帝生前的御制詩抄本中集句百韻,交都統大人呈獻上去。嘉慶閱畢大喜,當問知是桐城龍汝言所編時,便龍顏大悅,說是“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誦先帝詩,汝言獨熟讀如此,足見愛君之誠。”立即召之以寄籍稟生賜舉人身份,準予在京參加會試。但龍汝言文才實屬平平,發榜時名落孫山,本也是情理中事。不料,嘉慶心中早有偏向,當面即責怪會試總裁選才不當,致有今科“闈藝天佳構”之失。主考官經百般探問近侍,始知原為龍汝言落第之故。下一場嘉慶十九年會試,考官接受前科教訓,特將龍汝言的試卷以一甲一名批進。嘉慶拆封看后便不言語,待金殿高唱“一甲一名龍汝言”時,竟喜不自禁地謂群臣說“狀元為天子門生,朕眼力能識佳士。”賞龍汝言以翰林院修撰、行走南書房等職權。
居官數年,龍汝言受命參與高宗實錄的編修事務。一日,實錄館送文稿由龍校對,適龍汝言與夫人口角之后,龍素畏夫人的強悍,當時已赴友家“避內”;龍夫人接下實錄稿隨手便丟到書架上未加過問,次日館吏來取,又原物奉送了出去。稿中“高宗純皇帝”句已“純”為“絕”字,嘉慶覽畢大吃一驚,立即降旨將龍汝言革職不用。等到嘉慶死后,龍才得以內廷舊員身份入宮拜靈,想起往日的君臣緣份,龍汝言不禁失聲大哭。他這一哭,又引起道光帝的同情,心許他能念舊恩,而賞其內閣中書職務,再遷任兵部員外郎,年52歲卒。著有《賜硯齋集》12卷傳世;繪畫工花鳥之幅,尤以畫墨竹見長。
(劉帥剛 整理)
上一篇:描寫《洋瀾湖景區》的詩詞與文章
下一篇:描寫《流杯池》的詩詞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