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暹《宿西山精舍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西山乘興宿,靜稱寂寥心。
一徑松杉老,三更雨雪深。
草堂僧語息,云閣磬聲沉。②
未遂長棲此,雙峰曉待尋。
【注釋】 ①西山:在福建浦城縣,本名西巖山。精舍:僧人修煉、居住之所。②磬:佛寺中敲擊的缽型銅樂器。
【譯文】 暮色蒼茫時分,我乘興投宿西山;步入精舍, 一片幽寂、安謐,深合出家人清靜之心。小徑無人,唯有兩旁蒼松老杉無言佇立;三更寂寥,更覺天空雨雪紛飛,鋪天蓋地。草堂內,僧已入睡,悄然無聲;云閣間,磬聲低沉,悠悠回旋。只可惜自己云游四方,不能長棲于此。不過,明晨起來,尚可探尋雙峰,飽覽風光。
【集評】 元·方回:“文兆,九僧之三。有宋國初,未遠唐也。凡此九人詩,皆學賈島、周賀,清苦工密。所謂頸聯,人人著意,但不及賈之高、周之富耳。”(《瀛奎律髓匯評》第1718頁)
清·紀昀:“三、四已佳。五、六從三、四生出,更為幽致。通體亦氣韻翛然,無刻畫齷齪之習。”(同上)
今·周慧珍:“這首五律首寫‘靜’感,中間展開,具體寫‘靜’,尾聯先呼應開首,寫愛其處而欲棲未遂,再宕開一筆,預作明晨打算,可謂意脈相連而又開闔自如了。”(《宋詩鑒賞辭典》第23頁)
【總案】 此詩記作者投宿西山精舍,著意寫出一片“寂寥”之心。“一徑松杉老,三更雨雪深。”頷聯寫出空寂氛圍,又給人滄桑之感,凄涼之意。“三更雨雪深”、“云閣磬聲沉”從反面加以襯托。小徑無人,古木靜立,清空寂寥,但聞鐘磬,典型地體現出古代詠寺院詩的傳統風格。
上一篇:曾公亮《宿甘露僧舍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
下一篇:魏野《尋隱者不遇》宋詩原文|譯文|注釋|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