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《憶江南》原文|注釋|賞析
白居易
江南好,風景舊曾諳②。日出江花紅勝火③,春來江水綠如藍④。能不憶江南?
·注 釋
①憶江南:詞牌名。
②諳(an)熟悉。
③江花:江邊的花朵。
④藍:一種蓼科植物,葉子含藍汁,可以制成深藍色的染料——藍靛。
·導讀入境
白居易做過杭州、蘇州的地方長官,那里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回憶,使他難以忘懷。這首小令就是他晚年在洛陽寫的,充滿了他對江南生活的親切回憶。
江南太美了,我曾在那里居住,那里有我熟悉的如詩似畫般的美景。還記得在那晴朗的春天的早晨,一輪紅日噴薄而出,江邊盛開的鮮花沐浴著朝陽的光輝,勝似烈火的燃燒。澄澈的江水在朝陽的映照下,碧綠極了,綠得比藍草的色彩還要濃。這么美的勝境,又怎能不讓我朝思暮想,魂牽夢繞呢?
·賞 析
這首詞寫作者回憶江南美景,表現了作者對江南風光由衷的贊美和對往日生活的無限眷戀之情。本詞的特色主要在于別開生面的角度、新穎的比喻以及景物色彩的鮮明突出。
江南春天美,美不勝收,要用幾十個字概括不大容易,很多詩人最經常的便是抓住富有特征的景物“花”與“鳥”加以描繪,如“千里鶯啼綠映紅”(杜牧《江南春絕句》),白居易自己也有“幾處早鶯爭暖樹”、“亂花漸欲迷人眼”的詩句,可以說花與鳥已經具有了高度的概括性。而本詩卻換了一個角度,以江為中心,寫春光下的江水與江花所展現出的奪目的江南春色,令人耳目一新。
“日出”兩句為本詩畫面的中心。春花本已紅艷,再著紅日照射,更紅得刺目,在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。春江本已澄綠,再配以耀眼的紅日、勝火的紅花,更顯得綠波粼粼,在這里因異色相映襯而加強了色彩的鮮明度。紅因綠而更顯其紅,同理,綠因紅而更顯其綠。
另外,貼切的比喻使景物形象可感,如寫春天漲滿的江水,作者沒有用“墨綠”、“深綠”等詞,而說“綠如藍”,寫出了江水顏色的濃重,同時讓人感覺出江水澄澈和江水的深度。寫“江花”則更高一籌,用“紅勝火”恰當地描寫出朝陽映照的紅花艷麗耀眼的色彩。而在比喻的基礎上又把紅艷勝火的江花與綠似藍靛的江水相映襯,紅的更紅,綠的更綠,使景物色彩更加鮮明突出。
·思考題
1.仔細閱讀白層易《憶江南》的另兩首,思考它們與這一首的關系。
附:憶江南
江南憶,最憶是杭州。山寺月中尋桂子,郡亭枕上看潮頭。何日更重游?
憶江南
江南憶,其次憶吳宮。吳酒一杯春竹葉,吳娃雙舞醉芙蓉。早晚復相逢?
2.比較這首詞與張志和《漁父》的色彩特征,體會詞中色彩的搭配與作者思想感情的關系。
上一篇:韋應物《滁州西澗》原文|注釋|賞析
下一篇:柳宗元《江雪》原文|注釋|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