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岳陽樓
巍峨雄關據上游,重湖八百望中收。
當心忽壓秦頭日,畫地難分禹跡州。
從古荊蠻原小丑,即今砥柱孰中流。
紅髯碧眼知何意,挈鏡來登最上頭。
題解 此詩大約作于光緒二十四年(1898年)左右,作者任署湖南按察使期間。時值中日簽訂《馬關條約》之后,列強開始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之際。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古城西門外,與湖北武昌黃鶴樓、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“江南三大名樓”。
簡析 在瓜分狂潮初起之際,詩人登上岳陽樓,眺望荊楚軍事重地和大好河山,感慨萬千。他既為國家內憂外患而憂心忡忡,但又堅信中國大地不可能被瓜分,于是呼喚力挽狂瀾的荊楚人民出來承擔中流砥柱的重任。全詩感情深沉復雜,充滿悲痛乃至憤慨,表現了極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。
上一篇:《蟂磯靈澤夫人祠》原文、注釋、譯文、賞析
下一篇:《送子相歸廣陵》原文、注釋、譯文、賞析